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编

2024-09-18 08:57:08    人民日报

以实干实效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青海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公保扎西

“两弹一星”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论述,汲取团结奋进的力量,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崇高情怀。我们要切实把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转化为敬业奉献的报国之志,做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奉献者;把对人民的热爱转化为强烈的宗旨意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传承弘扬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的宝贵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感恩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同心同德推动青海发展。以实干实绩实效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把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真正做到遇事看得清、扛得住、办得好。

传承弘扬团结协作勠力同心的高尚品质。把全省干部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汇聚起新青海建设的强大正能量;在开拓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稳步培育具有青海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协同发展上取得更多成效,自觉把青海的发展置于全局的高度去思考。

 

 


 

根植精神沃土积极进取
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大南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孕育地之一。“两弹一星”精神指引感召了一代又一代青海人,绘就出一幅幅青海建设、改革、发展的新图景,激励鼓舞着全省各族儿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团结奋斗。

要以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深刻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用以坚定信念、砥砺品格,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勇毅前行。

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我们要挖掘青海丰厚红色资源,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等伟大精神,让“两弹一星”精神在青海世世代代传下去。

要根植精神沃土汇聚奋进力量。“两弹一星”精神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沃土,也是新时代创新发展、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要不断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攻坚克难的创造性,凝聚起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强大合力。

 

 


 

开拓创新再攀科技高峰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王全春

深入探讨“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奇迹,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两弹一星”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邃。“两弹一星”精神倡导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激励着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两弹一星”精神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两弹一星”精神倡导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自立自信,坚持开拓创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勇做科技创新排头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胡思得

“两弹一星”的研制,吸引了许多满怀爱国热情的优秀科技人员加入进来。投身这一宏大工程的人们,深知这项事业关系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是能使国家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壮举,是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核讹诈,壮我国威、壮我军威的神圣使命。

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这支特殊的队伍顽强拼搏、锐意创新,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突破了重重技术难关。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同时,也缔造了“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让“两弹一星”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党委书记、馆长  吴向东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必须厚植爱国情怀。要讲好一代代科学家爱国奉献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立志奉献祖国、奉献人民。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要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必须坚持艰苦奋斗。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必须勇于改革创新。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聚焦科技创新,勇攀科技高峰。

 

 


 

传承优良传统再立新功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马文军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挺起了民族脊梁,铸就了共和国核盾牌,奠定我国的核大国地位,孕育了“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传承创业时期的优良传统,又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立足现在,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卓有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核工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新时代核工业人胸怀“国之大者”,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庄严承诺,传承优良传统再立新功,创造了重大工程的新业绩新奇迹,用行动生动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展望未来,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久久为功。中核集团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秉持“责任、安全、创新、协同”的企业价值观,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奋力践行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为核工业强国建设不懈奋斗,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培养更多高素质科技人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黄清华

在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广大科技人员孕育形成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将继续大力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走好新时代强军报国路。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引领,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积极主动担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继承发扬艰苦奋斗、大力协同等优良传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努力打造忠诚履行使命、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必须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对党忠诚、作风严谨、潜心科研、水平一流的高素质科技人才,让“两弹一星”事业薪火相传。

 

 


 

自主创新推动解决难题
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  林齐模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国第一枚核导弹、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相继爆炸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里面有北大人的努力和贡献。1999年中央授予的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2位北大校友。

“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党和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决心和强大的组织能力。为培养原子能事业人才,1955年北京大学成立了物理研究室,中央抽调相关师资,从几所重点高校物理系三年级优秀本科生中选拔学生。到1966年,北大共为国家培养2200多名专业的核科学技术人才。

“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功充分体现了自力更生、勇于自主创新的强大力量。被誉为“氢弹之父”的北大毕业生于敏,创新提出了不同的氢弹设计方案,一举突破核武器小型化的难关,将中国核武技术推向世界先进水平。

回望“两弹一星”研制历程,我们要铭记火热岁月,认真学习和实践“两弹一星”精神,加强自主创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协同攻坚加快科技创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胡学举

伟大的精神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原子弹,从成功爆炸原子弹到成功爆炸氢弹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其研制进展震惊了世界。凝结于“两弹一星”研制实践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两弹一星”精神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技工作者传承和发扬光大,逐步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等新的精神,不断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宝库。

放眼未来,“两弹一星”精神仍然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精神动力之一。我们相信,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将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协同攻坚,加快科技创新,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攀科技高峰,为把我国早日建成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

 

 


 

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力量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毛玉金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依托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干部人才教育培训特色发展模式。

“两弹一星”的成功充分展示了中国在重大科技领域的自立自强,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学院多层面解读“两弹一星”研制的过程,多方位阐释“两弹一星”精神的价值,教育引导干部人才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感悟深刻内涵,汲取智慧和力量。

“两弹一星”研制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缩影,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是教育培训的生动历史教材。学院挖掘“两弹一星”事业蕴含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深化干部人才教育培训,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院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相关要求,以“两弹一星”精神凝聚干部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攻坚克难的创造性。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徐荣松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作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一大批优秀科学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毅然投身到研制原子弹的事业中,孕育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70多年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一直是核工业人的精神本色。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我国核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两弹一艇”攻关、核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我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这是世界核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在“两弹一星”精神的感召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始终坚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夯实核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牵头完成了多项重大战略任务,取得了一批核心技术成果,培养了一批核科学技术人才。新时代担当新使命,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将始终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推动发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核科技自立自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倾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孙绣宗

金银滩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这里被称为“中国原子城”。

近年来,海北州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牵引,全力开展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和“中国原子城”红色文化品牌打造工作。认真履行保护责任,先后完成原二二一基地16个文物点修缮项目、建设25个西海镇红色风貌配套项目,打造以原子城纪念馆为重点的展览展示集群。原子城纪念馆开馆以来,接待游客420万人次。与此同时,海北州先后访问2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13位院士,200余名基地创建者、创业者、守卫者及其家属等,征集实物1000余件,制作专题片10余部,编辑出版史料文集20余本。

依托红色资源和本地特色资源,海北州打造出“红色研学+绿色生态+民族团结+国防教育”的研学路线。2023年以来,累计承办省内外各类培训班800余期,培训学员9.3万余人次,开展青少年红色研学200余期,2万人次参与。今后,我们将持续推进基地旧址保护,打造红色研学教育品牌,让“两弹一星”精神激励更多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8日   第 1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两弹一星”谈科学家精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