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焕发蓬勃生产力 改革铸就新篇章

——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李鹏

本刊记者 赵丽岳    2024-08-19 11:22:13    《人民周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让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40多年间,国民经济大踏步前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们切实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成果。

改革开放孕育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更提炼出宝贵精神财富。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新一轮号角之际,本刊记者对话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李鹏,叙改革感受,悟改革开放精神,展望深化改革在未来的更多积极影响。

 

改革开放为中国发展带来新机遇,图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资料图)

 

记者: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您认为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和个人小家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李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国家、民族、人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体人民从温饱生活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全国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进入新时代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发展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全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12650美元,从世界低收入国家行列成功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GDP总量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以来,我国始终是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超过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和全面改善。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进入生活富足阶段,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长足进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要成效,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记者:改革开放铸就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国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源泉。您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

李鹏: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伟大历史进程中一座辉煌的里程碑,创造和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互利合作、命运与共的改革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时代印证。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理论创新,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开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敢闯敢试、勇于探索,逐渐建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构筑起成熟稳定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能力基础,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答案,有效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既独立自主,又胸怀天下,积极参与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治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世界各国互利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影响了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期的世界历史进程,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时代以来,在改革开放伟大精神的推动下,14亿多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记者: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它对于当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何影响?

李鹏: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都会对社会民众的生活产生极大革命性影响。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当代互联网、手机、电动汽车、无人机等新产品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与此同时,全球正经历着自世纪之交以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不仅传统领域竞争依然激烈,科技创新、关键产业、未来制高点等新质生产力新领域也正越来越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

“不进则退”,我国只有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积累更具优势的国际竞争条件,从被动越来越走向主动。科学技术和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会引发持久的经济、社会、思想变革,将更深刻影响乃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更全面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引用《墨经》所言,“力,形之所以奋也”,突出强调现代生产力、现代化经济、现代产业等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发表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新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将带来极大的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质量变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升,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相信未来新科学技术推动的新质生产力将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各类新技术和新产品,满足人民高质量生活的需要。

 

(《人民周刊》2024年第14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14期

上一篇:弘扬科学家精神,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赓续精神迸发动能 改革开放步履不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