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弘扬科学家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

叶作亮    2024-07-26 18:03:22    《人民周刊》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回应时代课题的破题之钥。这对作为科研阵地、育人平台的高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赋予了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以时代使命。

深刻把握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科学家精神植根于科学家的科学实践,通过参观“两弹城”、观看“两弹一星”红色经典剧目《英雄丰碑》,仿佛又回到那个新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的艰难时期,一批全国最顶尖的科学家带领2万多名科技工作者扎根于此,“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打造出一批守护祖国和平安宁的“国之利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忘我奋斗,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大力弘扬。

爱国与奉献是科学家精神的思想内核。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强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邓稼先、王淦昌、于敏、郭永怀等“两弹元勋”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舍小我顾大我,以国家需要为重,为国防事业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将科学家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推动科学家在大我中成就小我,以小我助力大我。

求实与创新是科学家精神的突出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求实作为科研的基本要求能够促使科学家脚踏实地,创新作为科研的发展动力可以推动科学家敢于突破,因此,科学家群体必须秉持求实创新的态度。

协同与育人是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延伸。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科学家的独特精神气质,并不是为一个人、一代人所独有的,而是一群人所共同具有的。在科技创新事业的接续发展中,更能凸显出科学家精神的代代传承,以及在继承与发扬中形成的协同机制、育人机制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

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科学家精神是激励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高校涵育时代新人、反哺国家科技创新、助力国家战略大局的重要路径。为此,高校应当义不容辞地扛起弘扬科学家精神这面旗帜。

一是加强科学家精神宣传教育。将科学家精神学习纳入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分批组织青年教师赴中国“两弹城”开展主题教育,选树宣传一批潜心学术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所取得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引导青年教师继承和发扬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在服务国家需要和引领时代发展中展现西财担当、作出西财贡献。

二是不断优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科学家潜心科研提供支持。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健全以师德评价为基础、以综合评价为核心,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的人才评价体系,其中科研评价中重点评价在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等方面的贡献,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中弘扬科学家精神。

三是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有组织科研是高校弘扬科学家精神、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西南财经大学以加强有组织的科研为抓手,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创建数字经济与交叉科学创新研究院、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支持高层次人才跨学院组建科研攻关团队,着力解决金融科技发展中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建设高水平“财经智库”,通过“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反贫困政策实验室等智库平台,产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等成果,在团队、教师的深度合作和联合攻关中弘扬科学家精神,服务国家金融强国建设。

 

“两弹城”,中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院部机关旧址,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等科学家曾在此工作生活。 (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供图)

 

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肩负着关键主体责任。西南财经大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持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财经科技创新和战略合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一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重点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四川实践案例等开展研究,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大众化传播,持续发布“新质生产力指数”,就解决四川地区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是强化财经科技创新,聚焦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国家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解决财经领域“卡脖子”问题,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三是强化战略合作,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方面加强战略合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为西南财经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本文摘自作者在第三届科学家精神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人民周刊》2024年第13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13期

上一篇: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沂蒙精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