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焦裕禄精神在家乡赓续

——访山东省淄博市焦裕禄干部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山焦裕禄纪念馆(故居)原馆长焦玉星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4-06-06 18:47:19    《人民周刊》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北崮山村的许多村民,至今仍能回忆起1964年焦裕禄最后一次回乡探亲的场景。那时,他已经10年未能返回故乡。

“带着全家回来过春节,住了18天。”山东省淄博市焦裕禄干部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山焦裕禄纪念馆(故居)原馆长焦玉星向本刊记者追忆,这18天,焦裕禄没有待在家里,而是每天吃过早饭后,就到老乡亲、老战友等他记挂的人家中走一走、看一看。

在时任北崮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壬年家中,焦裕禄详细询问村里的劳动力农闲时干什么,建议他发动农闲劳动力冬季多挖一些蓄水池,到夏季可以多蓄一些水,解决村庄缺水的难题;建议村里组织劳动力在山上多种一些桑树、桃树,既可以绿化环境、美化风景,又能够养蚕、收桃,发展产业增收……带着在外工作10余年的阅历,焦裕禄向家乡提出殷切的发展建议。

“这反映了焦裕禄对家乡深深的眷恋。虽然多年来并未投入到改变家乡面貌的工作中,但是他的心里一直记挂着家乡、记挂着乡亲们。”在焦玉星看来,这一趟回乡是焦裕禄的告别之旅。“当时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他是在用这种方式与家乡道别。”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病离世。60载光阴流逝,在焦玉星心中,焦裕禄是一位值得纪念的模范人物,也是一名形象光辉伟岸的共产党人。

入党老院落,呈现真实朴素党员心态

记者:据了解,焦裕禄是1946年在家乡北崮山村加入的中国共产党。他入党时的院落,如今依然保留完好。那么,焦裕禄入党时的情形,在这座院落中是否留有印记?

焦玉星:焦裕禄入党的老院子距离焦裕禄故居只有四五十米远,就是一处老百姓居住的普通小院落。这户人家从来没有搬过家,我们循着村里留存下来的人名等线索找到了这里。

焦裕禄入党是在1946年1月,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所在民兵队的队长焦方开带他来到这户人家的一座闲置房屋里,他在这里入了党。焦方开引荐他,村党支部书记李京伦为他‍‍念了几遍党章和党员教材,区组织委员焦念文在现场,也没有举行特别的仪式,就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入党候补期。

有人认为焦裕禄写了3份入党申请书,还有研究者声称找到了焦裕禄的入党申请书。其实,那个年代多数共产党员都处于地下状态,入党是绝对保密的。在当时的情境下入党,或许很难有机会写下书面入党申请书。1956年,焦裕禄曾回忆10年前自己入党时的情景,用最朴素的话语记录下了最真实的心路历程:就连村里有哪些党员,他都不知道;共产党到底是干什么的,那时他也并不十分清楚。只知道共产党对老百姓好,于是入了党,他入党的心态就是这样实在又质朴。

1946年的入党现场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记载,10年以后,焦裕禄完全可以美化一下自己当时的心理与感受,他却没有,而是坦白了自己不完美的、最原始的心态,这也是焦裕禄精神科学求实的内涵、焦裕禄实事求是品格的体现。

焦裕禄入党的老院子,如今已经原样修复。这座一度闲置的小房子,如实呈现了焦裕禄入党时简单朴素的场景。如同博山焦裕禄纪念馆一样,这里也成为一处焦裕禄精神的参观教育基地。

焦裕禄入党,是黑暗中摸索看到的曙光

记者:对于焦裕禄早年在家乡的人生经历,您是所知最清楚的研究者之一。可否请您结合焦裕禄早年的生活轨迹,分析一下他入党前后的心路历程?

焦玉星:像当时的许多共产党员一样,焦裕禄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黑暗中苦苦摸索多年,终于看到一丝曙光。

1942年6月,焦裕禄曾因参加保卫家乡的红枪会,被日本人抓获,先是在博山的监狱中关押了近半年,然后转到胶济铁路张店日本宪兵队关押了一个多月,到了12月,他又被日本宪兵队送到济南,押上闷罐车,一路运到辽宁省抚顺市“大山坑”矿井,成了一名挖煤劳工。

在“大山坑”矿井挖煤不到1个月,邻近村庄同去的、相互认识的20个人,就有17人被折磨致死。焦裕禄看透了,在煤矿待下去,唯一结局就是死亡;若是逃跑,被抓回来也要面对死亡,但总有一线生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他展现出勇敢又智慧的特质,千方百计逃出煤矿,于1943年7月返回了故乡。

从1942年6月到1943年7月,焦裕禄度过了整整1年的“人间炼狱”生活,真正体验到了九死一生的感受。当时在博山,日本人为了“强化社会治安”,就像用篦子梳头一样,一遍一遍地梳理“良民”。良民证被煤矿扣押的焦裕禄,先后两次被抓捕,家乡也失去立足之地,他被迫逃荒谋生,辗转成了江苏省宿迁市园上村一名胡姓地主家的雇工。

可以说,焦裕禄精神中迎难而上的内涵,是有焦裕禄吃苦、受磨砺的基础在的。正是在宿迁,他看到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办事的。再对比日本人和国民党军队,到群众家中都是要钱、要粮、要东西,因此,1945年秋天,当听说家乡‍‍也开始建立人民政权,焦裕禄又一次迫不及待地返回了家乡。

追溯焦裕禄入党前后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由于国民政府是当时的官方政府,所以焦裕禄也曾将民族解放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那时他只听说,在家乡以南的山区有共产党的游击队,但是国民党的正规军队与日本人对抗都这么艰难,游击队是否值得依靠?对于共产党,他也像其他普通群众一样,经历了一段认识过程。应该说,焦裕禄一直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只是始终走不通,直到共产党来了,他才看到出路和希望,就像在黑暗中看见了光明。

焦裕禄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的贡献

记者:2021年,焦裕禄精神第一批入选中宣部梳理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您作为焦裕禄的家乡族人,对于焦裕禄精神的宣传弘扬,目前有哪些事业已在推进?

焦玉星:记得1990年版的电影《焦裕禄》,是第一次以鲜活的影视形象讲述了焦裕禄的事迹,让亿万中国观众直观感受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的光辉。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由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担任总监制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借由焦裕禄子女的视角,生动还原了“父亲”焦裕禄的形象,呈现了一位重情重义、懂责任敢担当的“山东汉子”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目前,又有一部反映焦裕禄家风的电视剧正在推进,我们也期待着新的感动。

追根溯源,我们感谢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及《人民日报》于1966年2月发表这篇通讯,也感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齐越的播发带来最初的感动。

1966年6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阅读《人民日报》刊发的这篇通讯后,使用笔名“黎农”,以“中国经验”为题,在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报》上,用一整版文章表达了对焦裕禄的赞颂。把焦裕禄的事迹视作“中国经验”,这也是焦裕禄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的贡献。

 

(《人民周刊》2024年第10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10期

上一篇: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下一篇:做焦裕禄式好党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