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弘扬长征精神 不忘先辈初心

——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立华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4-03-05 22:46:28    《人民周刊》

“为什么要纪念长征?因为长征昭示着人间正道、人间正气,体现出顶级智慧、精神力量!”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退出苏区,开始进行战略性转移。

九十载光阴流逝,直至今日,人们仍然传颂着长征故事、感悟着长征精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立华便因两次重走长征路,而对长征精神有着更加真切的感受、更为深刻的体悟。在他看来,红军长征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精神和智慧宝藏,要“把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九死一生”,红军长征是多支队伍的行进

记者:红军长征路,并非只有一条线路,而是几支不同队伍跨越大山大河、突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胜利实现的战略性转移,可否请您对这一历程进行简要阐述?

王立华:红军长征共有4支主力部队。

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从江西省瑞金市出发,行程二万五千里,1935年10月到达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镇,共有8.6万余人出征,抵达陕北时仅剩7000余人。这支队伍的长征经历最惊心动魄,在这条长征路上,“九死一生”不是成语,而是残酷的事实!

红二方面军是贺龙、任弼时、萧克等率领的部队,由红二、六军团改编而成。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二方面军也于1935年11月,由湖南省桑植县出发开始长征,行程近两万里到了陕北。这支部队出发时有1.7万余人,到陕北后剩余1.3万余人,是长征主力部队中人员损失最少的。毛泽东主席在接见贺龙时,曾称赞说:“出贵州、过乌江,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你们就是没吃亏,走时1万多人,走过来还是1万多人,没有蚀本。”

由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等领导的红四方面军,1935年3月在靠近雪山的川陕苏区开始长征,6月在四川省懋功县(今小金县)与中央红军会师。会师后发现,中央红军所剩人数不多,而且战士们衣衫褴褛,实力与红四方面军已经不可相提并论,于是引发了张国焘夺权事件。两支队伍出现路线分歧,张国焘率军与中央红军分道扬镳、一路南下,经过三过草地等一番周折后,直到1936年10月才结束长征,行程约两万里,历时1年零5个月。党中央原本计划,由红四方面军前往陕甘宁边区,去攻打宁夏,红四方面军却坚持向西走,结果几乎全军覆没。这支部队最初约有10万人,到长征结束时,加上中央红军的第五军团,仅剩3万余人。

还有一支“儿童军”,是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领导的红二十五军。原本,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大别山一带活动,后来张国焘改变主意,要率领队伍前往四川北部、陕西南部,这样一来,大别山根据地就只剩下一些13—18岁的“孩子红军”,放在如今,他们正是上中学的年龄。不要小瞧这些孩子!他们一行有2900余人,1934年11月从河南省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9月同陕甘红军会师时,已经发展到3400余人,是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队伍,也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减员、反而增员的队伍。这一路,他们勇敢得很!当时,国民党将领胡宗南军队的大本营驻扎在陕西省西安市终南山一带。这支部队听说中央红军即将到来,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迎接,坚决阻止国民党军队前来增援,直接把西兰公路切断3个月,等了好久,一直没能等到中央红军,才决定到陕北与刘志丹率领的部队会师。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就是这样英勇无畏!

参加长征的红军,主要是这4支队伍。在红军长征之前,中共中央军事顾问李德还派出两支远征队伍,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打掩护。一支是粟裕做参谋长的红七军团,作为北上先遣队派去赣东北,与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会师。行至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一带时,战士们累得走不动了,于是就地扎下寨来,粟裕认为不能在这里停下,就带了约500人继续向前走,一是为了探路,二是一旦发现险情可以回来支援,结果停驻下来的部队全军覆没。另一支部队是任弼时、萧克、王震等领导的红六军团,与贺龙、关向应等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师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赓续长征精神,不忘领袖、先辈与初心

记者:红军长征迸发出的精神能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您认为,在当今和平年代传承弘扬长征精神具有怎样的必要性?后人又应当如何秉承长征精神在新时代开拓奋进?

王立华:长征精神不能丢,红军长征开辟的事业更不能丢。

一是不忘领袖。因为有毛泽东主席掌舵,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长征途中,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兵临贵阳逼昆明、巧渡金沙江等,都是毛主席顶级智慧的发挥,那是多大的一个弯子,大弯子里又包含多少小弯子,终于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在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镇大渡河段飞夺泸定桥,那是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覆灭的道路,蒋介石手下谋士如云,看到红军走这条路,认定他们会成为“石达开第二”,但是遇到毛主席指挥战斗,就变成了一场空欢喜!这些都是关乎全军命运的战役行动,人还是那些人、枪还是那些枪,有了毛主席领导,就能打胜仗!现在,有人否定和淡化毛主席的贡献,声称这些战斗都是“瞎碰乱闯”取得的胜利。当时的共产党、国民党电报都留存至今,还有亲历飞夺泸定桥的红军将士现身回忆,我们决不能忘记,是毛主席领导全党、领导红军转危为安、从绝境走向胜利。如果没有毛主席,就没有长征胜利。纪念长征,若是否定淡化毛主席,就等于在宣扬历史虚无主义。

二是不忘先辈。在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战斗僵持不下的时候,朱德总司令亲自到前线,冒着枪林弹雨指挥冲锋。飞夺泸定桥时,杨成武率领的红四团战士争当突击队员,最后只好决定,几个连队轮流作为突击队,互相配合完成任务。22名勇士仅抓着铁索就冲过桥,为红军大部队和中央首长顺利过桥开了路。爬雪山、过草地牺牲了多少人?但是红军长征一路牺牲、一路补充。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仅剩3万余人,到达贵州省遵义市的只有不足2万人,而仅在云南省就补充了9000多人,这支队伍又恢复到3万多人。如今,有人感到不可思议,声称这些全是“假的”。凡是拼上性命的牺牲,他们都理解不了,但是历史不能否定,这些都是真实的历史,英勇的红军官兵与他们想象的,恰恰相反。

三是不忘初心。红军长征时,国民党反动派曾挑拨离间,声称红军青面獠牙、烧杀抢掠,但是红军到来后,只住了几天,群众就知道,红军不是传闻中的那样。毛主席长征路过回民地区,回民兄弟豁出性命保护毛主席,一位回民房东的遗言就是,“不能把毛主席住过的房子毁了,谁毁了谁就是不肖子孙”!对红军的爱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为什么全国各族人民至今仍然怀念毛主席、怀念红军?因为红军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毛主席是人民的救星、人民的希望。这种感受,不走长征路体会不深,走了长征路更能明白。现在,有些人总是提及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事实上,关键不在于民族和宗教的隔阂,而要看是否站在各族劳动人民的立场。不忘初心,就是要为劳动人民打天下,为劳动人民过上好日子而执政。今天的党政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当走一走长征路,感受一下初心,才能做到不忘初心。

(《人民周刊》2024年第1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1期

上一篇:踏着铁人脚步走
下一篇:焦裕禄精神的形成机理研究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