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大漠飞鸿——常书鸿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开幕。
该展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浙江省博物馆主办,龙美术馆协办,展出了常书鸿的近百件作品,以及常书鸿夫人李承仙、儿子常嘉煌的部分作品。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20日。
常书鸿是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首任所长。他早年留法,一册《敦煌石窟图录》改变了他的后半生。他来到敦煌,为莫高窟的保护事业贡献了毕生力量,被后人誉为“敦煌守护神”。
走进大厅,观众第一眼便会被常书鸿临摹的《临莫高窟北魏第254窟 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所吸引,这幅图还有个别称《舍身饲虎图》。
在这幅画的斜对角,有更大一幅《舍身饲虎图》,为常嘉煌所临摹。常书鸿对《舍身饲虎图》的喜爱不言而喻,他以“舍身饲虎”的无畏、奉献精神,投身莫高窟保护事业。
“我读大学时到莫高窟实习,父亲让我临摹《舍身饲虎图》。这幅画临摹难度是很高的,我问他为什么要安排我临摹这幅画。他说,一是它的色彩分层非常精彩,二是要我领悟图中体现的牺牲精神。”据常嘉煌介绍,不少作品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
《平湖秋月》《西湖》《孤山》……上世纪80年代,常书鸿重回家乡,用画笔记录下了家乡的美景。时隔40年,这些画作再次出现在了观众眼前。
晚年,常书鸿喜欢画静物。
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了多幅静物作品。一束花、一个水果、几条鱼等桌上的物品都是他的素材。
有一次常嘉煌从黄河里钓了几条鱼拿回家,常书鸿一看鱼放在盘子里便开始画画。一天画不完,等到放两三天以后,鱼的肚子便开始冒水。
“这个鱼不能吃了。”常嘉煌对父亲说。
常书鸿却不在意:“鱼吃了就没有了,但只要我画到画面里,就会一直留下来。”
常嘉煌向大家介绍了《敦煌莫高窟庙会》背后的故事。在逛庙会时,常书鸿发现两家临时搭建的小饭馆在修筑一堵小围墙。只见他们用沙土加上水后夯实,墙便拔地而起了。常书鸿调查后发现,原来莫高窟的水碱性极大,有很强的凝结作用,是完全可以凝沙筑墙的。
庙会的收获启发了苦于修筑围墙的常书鸿。此后,他带领工作人员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围墙。围墙的建立标志着莫高窟不再是无主之地,也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筹备开了一个好头。
这次纪念展还展出了常书鸿、李承仙、常嘉煌三人合力创作的《飞天乐舞四连屏》。
“父亲将敦煌壁画当中最美的飞天进行再创作,这也是他们一生对敦煌艺术研究的传承和发展。”介绍《飞天乐舞四连屏》时,常嘉煌这样说。
“走哪儿画哪儿”,常嘉煌曾这样形容父亲常书鸿。
在看到风景作品《复外大街》时,常嘉煌一度找不到父亲画这幅画的角度:“无论是楼上还是其他地方,都和画中的视角对不上。”
最终常嘉煌发现,父亲画《复外大街》的视角是在自家卫生间的窗户上望下去的,他笑道:“我父亲是走哪儿画哪儿,这也养成我的习惯,我也经常走哪儿画哪儿。”
常书鸿是杭州人。1999年,按照常书鸿的遗愿,李承仙和子女将其200余件作品捐赠给了家乡。浙江省博物馆为此特设常书鸿美术馆予以展示。
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纪云飞说,今年是常书鸿先生诞辰120周年,为了更充分地展现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在坎坷中坚守不渝的艺术理想和人生信念,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浙江省博物馆举办了本次展览。此次举办纪念展,既是让杭州观众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也希望大家更好地感受到常书鸿热爱祖国、执着艺术、肩负使命、忘我奉献的高尚品格。
据了解,常书鸿1981年回到杭州时受到家乡和母校的尊崇与关怀,非常感动,表示要将作品捐回故乡。
为了实现他的心愿,李承仙带着常嘉煌经过一番努力,最后由浙江省博物馆代管这些作品。之后,李承仙又和子女商议,于1997年将作品正式捐赠给浙江省。1999年,浙江省博物馆常书鸿美术馆开馆。
正如这次展览中展墙上文字所介绍的那样,常书鸿的作品代表了他的精神。1943年,常书鸿抵达敦煌创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从此,他从一位声名鹊起的艺术家成为敦煌工匠一样的守护者。
常嘉煌从小受到父母亲的教导:长大做一位人民艺术家,像敦煌画工一样不求名利。1994年,他遵循父亲延续敦煌艺术的夙愿,与母亲在敦煌党河古河床筹备开凿石窟。常嘉煌表示,我作为画家之子,继承的不仅仅是常书鸿的绘画技法,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
今年是常书鸿诞辰120周年、李承仙诞辰百年、常嘉煌赴日40周年、党河石窟筹备开凿30周年。“在这样一个时刻,我决定将我们家族所有的物品运到杭州,进行整理、提供研究、出版后捐赠给国家,这将近1500箱物品,是母亲病重时交给我并守护了21年、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巨大盲盒。”常嘉煌表示,将在家乡和母校与大家一起打开这些盲盒,探索里面无穷的宝藏。
(《人民周刊》2024年第19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