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一段城墙的5次修缮印迹

本报记者 苏 滨 黄 超    2024-10-06 08:15:24    人民日报

陈宪忠介绍城墙保护。
顾兰云摄
 

穿上雨衣,拄起登山杖,陈宪忠踏上斑驳的石路,沿着一段古城墙开始了雨中巡护。记者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眺望,位于贵州遵义汇川区的海龙屯若隐若现。这座大山深处的土司城堡遗址,是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海龙屯雄踞娄山关以南的龙岩山山巅,冈峦盘曲,是南宋朝廷批准修建的军事城堡。“这项‘国家军事防御工程’,成为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的代表性物证。”听着陈宪忠的讲解,思绪飘向历史深处。

陈宪忠是海龙屯文化遗产保护者,10年来,她全程参与申遗及保护工作,是最早的“守屯人”之一。

眼前这段城墙,保存较为完整。其上留有5处修缮痕迹,由近及远,展现了修缮理念的变迁,以及保护工作的不断提升——

沿古道拾级而上,在铁柱关向铜柱关的转角处,来到第一处修缮点位。“我们巡护时发现特定区域有裂缝,于是就在两侧加装反射片,通过人工和仪器测量等方式,时刻监测裂缝变化程度。”陈宪忠说,监测是做好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日巡查、周调度、月小结,提前做好保护措施。

前行十几米,放缓脚步,面对满是苔藓的墙面,记者丝毫看不出修缮的痕迹。这正是这段城墙的第二处修缮点位,与原始风貌融为一体。

“历经几百年,这里也有损坏。考虑到整体的原真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感,我们专门附着上一层苔藓。”陈宪忠说。

修缮过程中,确保古城墙的连续和完整也是重要考量。

“第三处点位,就是改造铁柱关与铜柱关中间原有的‘问题’城墙。”陈宪忠介绍,多年前,抢修城墙时采用了垒筑堡坎的方式,外侧沟缝填充了大量水泥,与古城气质不符。“2019年重修时,按照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整个城墙风格统一、风貌一致。”

继续往前,第四处墙体曾有10多米长的缺口,久而久之被草木覆盖。陈宪忠与团队按照原工艺,一点一点补齐,形成一段完整城墙。如今,两个关隘“铜墙铁壁”,游客可以直观感受其形成的合围之势。

领略了前四处明城墙的厚重,第五处宋城墙“如今安在”?靠近铜柱关的城墙,露出剖立面,显得与众不同。靠里的宋城墙,与紧紧包裹在外的明城墙,叠加于一处,对比强烈,让海龙屯的历史纵深可见可感。特意保留的修缮遗存,是陈宪忠介绍的最后一处。

“海龙屯的遗产价值,不仅仅体现于宏大的建筑,其更像一部活的历史长卷,展示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背后的国家认同、文化传承。”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正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研学”,让700多年的屯堡文化更好地被保护利用起来。

如何做好整体保护与活态传承?在她看来,必须心怀敬畏,肯下绣花功夫,“不让任何一个纰漏影响遗址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巡护多年,膝盖落下毛病,陈宪忠并不在意,手中的登山杖握得更紧了。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6日   第 07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揽山水入怀 续千年城脉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