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敦煌,自古就有致敬先驱、守护遗产、铭记先辈、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学者踏沙而行,弘扬优良的传统,赓续古老的文明。20世纪30年代,在常书鸿等人的推动下,“敦煌学”应运而生。1996年,李承仙、常嘉煌母子继承常书鸿遗愿,在甘肃党河开凿现代石窟,完成了延续敦煌文明的又一伟大创举。
2024年是常书鸿诞辰120周年、李承仙诞辰100周年,他们的儿子、著名画家常嘉煌在本刊开设专栏“嘉煌说敦煌”,回顾常氏家族的文化苦旅。
丹青不染倾城色,水墨却含淡淡香。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优秀的画家称为“丹青妙手”,其中,丹指丹砂,青指青雘(huò),都是可以作为颜料的矿物。在古人的智慧与劳动成果中,千年石土成为文脉传承的物证,积淀文化自信的底色。北宋王希孟绘制的《千里江山图》,色彩绚丽,气韵辉煌,是我国丹青山水画的传世杰作。
1996年,我进入东京艺术大学平山艺术研究室研究日本画,平山先生向我介绍了大学附近的日本画材店——得应轩,这也是父母亲在1979年访问日本时,特意参观走访过的地方。17年后,沿着恩师的指引和父辈的足迹,我开始了对源自中国古代的日本岩彩画的研究。
得应轩集齐了日本本土和世界各地收集的矿石做成的颜料,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矿石颜料,我非常震撼。当年,父母从日本回来告诉我,他们在日本看到了中国汉唐时期辉煌灿烂的文化。古书诚不欺我,“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不久后,得应轩的老板介绍我认识了日本京都中川胡粉株式会社社长中川晴雄。中川先生告诉我,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拜访过我的父母,并赠送了一套日本顶级的岩彩画颜料。
后来,中川先生又专程到北京拜访父母,对敦煌壁画的颜料寻根问源。母亲告诉他,敦煌壁画的底色是敦煌黄土,来自敦煌莫高窟以南两公里处的一片白色沉积层。请教完我母亲,中川先生又多次请求我带他去找这些敦煌黄土。
中川先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研究态度感动了我,我陪他数次走访敦煌、嘉峪关、武威、河西走廊沿线,寻找与敦煌壁画相同的黄土,寻访文脉传承的物证。
有一天,我们在公路边发现一片洪水冲刷过的龟板状灰白色黄土,中川先生激动地双膝跪地,他动情地说:“我终于找到千年画工的最漂亮的颜色了!”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说这种灰黄土颜色是最漂亮的?”他解释道:“数百种矿石颜料中,最沉着最能打底色的,除了日本传统的白色胡粉以外,就是这种敦煌黄土,只有它才能展现出敦煌壁画的多彩浪漫。”
从此,中川胡粉产品系列里出现了敦煌黄土,深受日本画家们的喜爱。后来,他又研发了中国武威黄土、意大利黄土……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黄土,成为日本画最基本朴素的颜料基层,汇合成丰富绚烂的色彩。
2002年,中川先生来到北京,与我和母亲探讨“敦煌唐彩”计划,他希望研制开发一套与敦煌壁画和古代丝绸之路壁画相同的色彩系列和产品,提供给当代敦煌丝绸之路艺术家。遗憾的是,由于母亲患病住院至2003年去世,这项计划没有进展。
丹青不渝,故以方誓。母亲走后,中川先生仍旧多次来华,与我探讨和研究中国绘画源流和日本画的关系,以期建立具有真正学术高度的中日岩彩画研究群体。
2007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到访敦煌党河石窟,原计划对我进行三四个小时的采访,得知中川先生也有受访意愿,摄制组的工作时长增加为四天。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在播出的《最美中国——寻梦敦煌》节目中,他们用中川先生说的话作为结束语:“20多年前,我听说常先生在做新石窟,觉得不可思议,今天我才明白,他是在用心用爱延续古代画工和他父母的伟大事业,我们年纪都已经很大了,但是我会全力支持他!”
(《人民周刊》2024年第17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