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长望(1906.10.28—1962.6.9),湖北汉口人,著名气象学家。1929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地理系,后赴英国攻读气象学。回国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并曾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等校任教。1949年12月,任中央军委气象局局长。1954年,转任中央气象局局长。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涂长望,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气象事业的主要创建人,对我国气象事业和人才培养作出杰出贡献。毕生追求气象发展,放弃博士归国,以热情与才能开创气象事业,呕心沥血至生命尽头。
放弃海外博士学位,选择回到祖国
涂长望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1920年考入武昌博文中学。在校期间,深受五四运动和北伐革命影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曾参加孙中山追悼会和沙基惨案的罢课斗争。
涂长望19岁考入华中大学,后因时局转至上海沪江大学科学系,入学时身无长物,仅能以地为床,却求知若渴。除科学课程外,他还师从地质地理系的创建者美籍地理学博士葛德石,学习西方地质地理,从此打开了新视界,以至于他后来在书信中始终尊称葛德石为“永远的老师”。
涂长望大学毕业后回到武昌博文中学任教,1930年5月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湖北官费留英生,并于10月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经济地理学,后转入理工学院,师从气象学家、沃克学派的创始人杰尔博特·沃克攻读气象学。仅用2年时间,他便获得了气象学硕士学位,并因出色的学术成就被推举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首位中国籍会员。彼时,长江流域遭遇严重水灾,武汉等地数十万生灵涂炭,正潜心于气象雨量预报研究的涂长望深受触动,誓将所学献于国家与家乡。他潜心钻研沃克气象理论,同时融合中国本土气象数据,于1933年撰写完成《中国雨量与世界气候》这一里程碑式论文。文中,他深刻剖析了中国旱涝灾害的成因,并将其置于全球气候背景下考量,为中国气象科学赢得了国际声誉。该论文后被《英国皇家学会论文集》收录,其摘要亦刊载于《自然》杂志,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获得硕士学位后,涂长望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地理学博士学位。
涂长望留学期间仍心系祖国民主进步之业。在伦敦,他与杨秀峰等共产党员结缘,积极投身第三国际外围组织旅英华侨反帝同盟的活动并出任文书,负责编辑出版刊物《反帝》。1934年,受同盟派遣,涂长望赴苏联莫斯科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观礼,回伦敦后他加入英国共产党华语支部,并结识了邹韬奋等进步人士,逐步认识到“近代科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欧洲科学迅速发展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同年8月,随着国内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众多海外学子怀抱科学救国梦想纷纷回国。涂长望在收到竺可桢的聘电后,毅然放弃博士学位,选择回到祖国,开始投身中国气象事业。
克服时局艰险,投身科学研究和社会运动
回国后,涂长望被选为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兼学会刊物总编辑,持续引领气象学术发展;借聘清华大学地理系任教授时,他参加了北平文化界救国会,任常务理事。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临危受命主持气象研究所内迁重庆的工作,先后任浙江大学、重庆中央大学教授。在讲授动力气象时,涂长望率先采用国际前沿的《物理动力气象学》教材,这在中国气象教育史上尚属首次。其间,他连续发表《中国之气团》《中国气团的特性》2篇论文,将气象分析从传统的地面二维空间提升至三维,构建了中国式三维气象学的理论框架,开辟了气象学的新路径。同时他深耕中国气候与东亚环流研究,深入剖析不同气流间的锋系活动,凭借有限的探空资料,精准揭示了东亚自由大气的独特性质。他指出东亚季风的进退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的跳跃现象,表征着东亚季风环流的非线性特点,这在当时是极具创见的,对研究我国季风与旱涝有着重要意义。
气象研究所在重庆的临时所在地曾家岩,曾是日军轰炸的重点。即便如此,涂长望从没中断过相关科研,反倒练就出临危不乱的本领。作为气象学专家,虽不能上阵杀敌,但涂长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用简陋的设备收集资料、潜心研究,写成了《中国自由大气气候状况的初步研究》等论文,为当时的空军抗战提供了坚实的气象依据,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此外,涂长望还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自然科学座谈会并参与发起成立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担任总干事,负起了实际领导工作的责任。
国共重庆和谈期间,蒋介石加紧反共、准备内战,大肆逮捕共产党人的同时,对进步爱国人士也不放过。涂长望不顾国民党特务盯梢和被捕的危险,频繁出入新华日报社参加时事座谈会,聆听周恩来的报告。当时,延安刚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气象台——延安气象台,但由于国民党的封锁,缺乏必要的技术资料和专业书籍来建立观测网,这一情况让涂长望深感忧虑。他不辞辛劳,专门搜集一些珍贵的气象期刊、书籍,并在特务的严密监视下,巧妙地将这些资料安全送达周恩来的办公室。1946年5月,九三学社成立,涂长望任理事兼秘书长。1947年,涂长望在南京中央大学发表“科学与民主”演说,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生大游行。他利用自己中英科学促进会理事的身份,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并组织科技人才资源调查,积极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准备。然而,解放南京前夕,他遭到敌特追捕,后经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辗转至北平。
开展台站网建设,统筹规划新中国气象事业
新中国甫一成立,涂长望便被授命筹建中央气象局。1949年12月17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任命涂长望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局长,担负起创建人民气象事业的艰巨任务。他认为,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唯一目的,提出“分区建设,集中领导”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气象台站网的建设,为解放全中国、抗美援朝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53年8月,气象部门从军队建制转为政府建制,中央军委气象局更名为中央气象局,从此气象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又为经济建设服务。涂长望把握机遇,引领中国气象事业迈向国际水准,亲自制定5年规划及12年发展蓝图,为气象事业的长期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气象事业起步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奇缺。预报组基础薄弱,全国气象台站仅101个,预报员及专业填图员严重不足,地面天气图常有大片空白,亟待改善。涂长望一方面与中科院赵九章协商,借调专业人员至气象局,共创联合预报中心,对全国进行天气预报,奠定了今天中央气象台的基础。另一方面,他不畏艰辛、积极办学,联合学界举办多期专业培训,培养了我国最早的39名气象预报员。涂长望勤勉不辍,既授课又奔波,还动员号召海外学子归国效力,妻子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他却以满腔的热情回应道:“目前国家需要人才,真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了。”在发展气象教育上,涂长望更是呕心沥血。在他的提议下,我国创办了三所中央气象局直属中等气象学校和我国第一所高等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他自编教材,把研究成果融入教学,授课生动独到、注重实践,鼓励学生运用理论预测旱涝,提升业务能力。他培养的学生不少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如施雅风、叶笃正、谢文炳、毛汉礼、陈述彭、郭晓岚、黄士松等。
1956年4月16日,涂长望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当天的日记上写道:“我步入了党的战斗行列,找到了光荣归宿。”
新中国成立初期,涂长望便着手编写《中国气候》,但因工作繁忙未果。晚年因脑干瘤造成右眼视力受损,但仍坚持撰写气象建议书。后来左眼也无法看清,他便口述书稿,终在病榻上完成了《关于二十世纪气候变暖的问题》论文,并留“千言书”献策气象事业发展,彰显了其科学执着与国家情怀。
1962年6月9日,年仅56岁的涂长望与世长辞,他的离世是中国气象界的一大损失。周恩来曾握着涂长望遗孀的手说:“我们要学习他的工作精神和生活作风。”斯人虽逝,但涂长望的名字,将永远与气象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代气象人不断追求卓越,共筑气象强国的辉煌未来。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