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新时代新征程,为更好担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使命,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回眸鲁迅,透视鲁迅精神风范,对于激发文化艺术工作者修为、焕发文艺发展繁荣生机活力,必有直接可取的益处。
家国情怀,道义担当
鲁迅出生于19世纪晚期浙江绍兴的一个仕宦地主家庭,时值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加剧,家庭更因科考之案境遇一落千丈。世事变故深刻影响鲁迅,他十八岁起背井离乡求新学、就洋务、留学日本学习西医,初衷在于救助像父亲一样的病人。然而,鲁迅并没有局限在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而是最终从国家命运和世界大势中审视和确立职业理想。
甲午战争惨败碾碎了洋务运动的“自强”进程,接着八国联军入侵陷中华于被瓜分之境,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人生起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鲁迅的家国情怀炽烈升华,思想上日益新锐,政治上向往革命,加入“浙学会”,积极投身救国救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源于对当时很多国人愚昧而麻木的震惊与忧愤,鲁迅深刻反省:“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他毅然弃医从文,寄望“烛幽暗以天光,发国人之内曜,人各有己,不随风波,而中国亦以立。”
鲁迅“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为革命呐喊助力。
深沉的救国情怀、深切的社会关怀、深邃的思想观点、精深的艺术表达,在辛勤耕耘与执着坚持中积累,造就了鲁迅这位冷峻深刻、凝重洗练、犀利尖锐的中国文学战士和民族精神旗手。有好的专业素养、高尚的人格修为、“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终使得鲁迅成为我国近代以来文化艺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文化自觉,立人立国
文艺启蒙的作用在于通过文化钟毓和理论认知使人自觉起来。当时,鲁迅从西方近现代文化思潮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批判他那个时代已经不合理的社会,像医生一样剖析那个社会中的病症,以“人的解放”为归旨,不仅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而且包含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公认价值的批判。
作为文化界清醒而坚毅的革命者、探索者、建设者,鲁迅致力于文化重塑以立人立国:“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鲁迅是中国文化新军的旗手、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同时,他明确主张承继中华文脉,期望中华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以高度热忱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对于现实的有益滋养。费孝通曾指出,文化转型是当前人类共同的问题,为此,文化主体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以此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就需要把文化里边好的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中去,并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所以,文化批判是文化自觉的必需前提和必须准备,需要剔除糟粕,吸收精华。
辨析思潮,探求真理
现代化发轫以来,人类社会步入“世界历史”。在文化场域内,鲁迅批判故步自封,力行吸纳新知。“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的桎梏里。于是觉醒,挣扎,反叛,要出而参与世界的事业——我要范围说得小一点:文艺之业。”于是,他以学者追求真理的精神、宽广新锐的视野和兼容并包的胸怀,大量翻译介绍国外进步文学作品,大量涉猎全球思潮,审慎拿来熔铸新的思想、观念、方法,并通过文学作品向社会播散。
鲁迅留日期间接受了自然科学意义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深化了对“演变”“前进”“进步”和“革命”的社会意义理解,坚持“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坚信必有“新生活”“新的生路”。然而,经过社会体验,特别是1927年血雨腥风的教训,鲁迅醒悟进化论并不适合社会领域,“我的进化论完全破产!阶级斗争,你不承认也可以,事实的教训总比理论的宣传有力!”
鲁迅汲取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倡导“立人”,强调“掊物质而张灵明”“尊个性而张精神”,但是反对其“勿以暴力抗恶”的“无抵抗主义”,坚持对恃强凌弱“丛林法则”进行斗争和革除。
鲁迅接受了法国启蒙主义的积极影响,称赞卢梭反对封建为“轨道的破坏者”,认为“公意”学说颠覆传统的君主制,奠立了现代民主思想的基础,但警惕防范“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者”可能导致“全体以沦于凡庸”。
鉴于振作衰弊、兴民强国需要,鲁迅对“改革而胎、反抗为本”的尼采思想多有采纳,希望中国涌现一代善美刚健的“超人”,希冀“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并且,鲁迅把自己锻造成“精神界之战士”,不断将强力之美注入作品,使得《故事新编》《野草》中那些小说和散文,充斥着金石之声,洋溢着恢宏之气,面向全社会激发正能量。但是,他拒绝尼采的癫狂与虚无。
从大先生,到孺子牛
鲁迅历尽坎坷而始终奉行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成为那个时代的“燃灯者”,堪称进步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鲁迅的作品中有一种文化使命感,洋溢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激情,从而使得作品富有现实实践力量。与黑暗不懈作战和执着追求光明的鲁迅,最终投向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尽管没有组织身份,但凭借厚重的中国文化经验,鲁迅从意欲破除“少数之优者为多数之劣者所钳制”,转换到批判“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的理论立场,也就是从原本的“任个人而排众数”、视“众数”为“庸众”的尼采超人哲学,转向劳动工农是“世界的创造者”的新的哲学基点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鲁迅就对人民充满了热爱,表露他这一心迹最有名的诗句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精神常在,鲁迅传统永存。感受鲁迅的精神和品格,弘扬鲁迅精神风范,可以在很多领域发挥作用。以文化人才培育为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此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鲁迅精神,把对文化人才的培养教育和文化人才的自觉成长统一起来。
(作者系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