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定一,江苏无锡人,两次奔赴延安,殚精竭虑办党报,奔走宣传,只为呈现党和人民的声音。
他曾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写自己的历史,并经受历史的考验。”
亲历长征
活跃在抗战宣传最前线
“这面展墙上展示的是《新华日报》采编部门的部分负责人和编辑人员,他们从抗日烽火中走来,与党同心、与民共进,做党和人民的喉舌。例如陆定一,他曾在《新华日报》华北版领导工作,后来成为中宣部部长……”在新华日报报史馆讲解员的引导下,观众们的目光聚焦于这位表情沉着冷静的老报人。
在无锡西漳乡陈家桥老陆巷,一座老宅古朴清幽,院落方正。1906年6月9日,陆定一出生于此。
20世纪初的中国风雨飘摇,在民族危亡之际,陆定一意识到,只有学习先进思想,宣传呐喊,才能救亡图存,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熏陶。1925年5月,19岁的陆定一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五卅运动,抗议帝国主义暴行。
“这是陆定一第一次投身救亡宣传,同年,陆定一加入中国共产党。”《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作者,南京图书馆馆长、教授陈军说。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中央红军主力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陆定一作为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的主编,随军参加长征。
在长征路上,为团结军民、鼓舞士气、打击敌人,陆定一写下大量诗词和文章。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陆定一写的这首《长征歌》,就镌刻在江西赣州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围栏上。
凤凰出版传媒副总编辑、作家王振羽曾多次前往陆定一故居,他表示:“陆定一用犀利的文笔撰写大量进步文章和诗歌,比如有‘红色散文’之称的《老山界》。但鲜为人知的是,‘万里长征’这一提法最早始自陆定一。他写的《两大主力军会合歌》,热情奔放、铿锵有力,既体现指战员们的喜悦,也阐明中央红军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意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陆定一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红军前敌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继续投身抗战宣传工作。
1938年底,陆定一受中共中央北方局邀请前往山西,共同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办报工作。
“陆定一不仅有很高的新闻敏感度,而且他英语很好,在延安时,还当过毛泽东的翻译。”陈军告诉记者。陆定一于1940年底奉命返回延安,辅助党报党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担任《解放日报》总编辑,与此同时还担任毛泽东的随行翻译。
投身党报
执笔探索党的新闻路线
陆定一参加五卅运动时,还与有志之士一起创办并主编《血潮日刊》。之后,他协助编辑《中国青年》杂志,不仅翻译转载外国报刊的文章,还发表散文、评论。主编《青年实话》《斗争》《红星报》的丰富经历让他能够坚守舆论阵地、反映民众心声。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排除万难在武汉创刊,创办之初,就制订了在广州、重庆、山西等地开设分馆并出版地方版的计划。然而,在国民党的阻挠和封锁下,创办地方版的计划被一再延期搁置。
身处延安的陆定一听闻此消息,多次撰文表态,支持《新华日报》在华北创刊。1939年1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山西沁县后沟村正式出版。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联合成立了党报委员会领导办报工作,杨尚昆、彭德怀、左权、陆定一、何云等为党报委员会成员。
《新华日报》华北版是《新华日报》的第一个地方版,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闻事业的重要部分。陆定一在报纸上发表《晋察冀边区粉碎敌人进攻中的几个重要经验》,及时将反“扫荡”经验传给后方根据地,激励人心。
“说到陆定一对新闻界的影响,新闻人一定不会对《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这篇文章感到陌生。”王振羽表示。
陆定一任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总编辑后,即刻着手《解放日报》改版工作。在改版期间,他就版面风格、叙事文体等作出调整,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报道,并就新闻工作者缺乏对新闻学思想理解把控等问题,先后撰写了《从实际出发》和《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发表在《解放日报》上,为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的办报模式开辟新路。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一经发表便引发国内新闻界重大反响。文章中,陆定一阐述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的核心观点,指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归纳提出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中国新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6年1月11日,在《新华日报》出版八周年之际,《新华日报》刊登陆定一《人民的报纸》一文,文章中写道:“《新华日报》是人民报纸的典型,《新华日报》要成为人民的报纸,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力求真实、丝毫不苟。”
团结思想
助推文艺、教育、新闻百花齐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党的宣传策略也相应作出调整,宣传工作的重心由革命时期的军事斗争、战时动员,逐渐转向了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生产生活。
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认为,此时需团结党内关系、推进文化教育建设工作。在当时宣传部召开的宣教工作会议中,陆定一提出“……宣传工作需迅速转变到系统地深入地进行党内外教育的工作阶段……替将来的文化建设准备必要的和可能的条件”。
然而,世界各国对于这个刚诞生的政权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一些中外反动势力渗入报刊杂志,散布谣言,陆定一撰文《对于战后国际形势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解释》并刊登在《新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党报党刊上。文章中,陆定一揭开这些言论是“美帝为首的各帝国主义所进行的反苏反民主的新战争宣传与准备”,从理论和实际方面,向人们揭露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真相,并号召全党同志与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坚决奋斗。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同年5月26日,陆定一代表中共中央向科学文化界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对这个方针作了全面阐述。
报告详细阐明了“双百方针”的政治内涵和文化目标,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领域中的表现,并提出要在文艺、教育、新闻等领域具体实行,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创作与批判,发表自己的意见。
“双百方针”为科学文化界带来了春天,文学、文艺、科学、宣传等领域一片繁荣。
改革开放后,陆定一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顾问,主管或参与党的宣传、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农业、卫生等各领域工作,撰写反映改革开放后人民精神面貌的文章。
1996年5月9日,战斗在宣传最前沿七十余载的陆定一与世长辞,他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和发展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