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蚊虫出没,易发与暑热相关疾病,防暑药是预防和治疗暑热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清代宫中,防暑药以锭子药为主。
制作锭子药,首先需要将多种中药按比例研磨成细末,然后将这些细末用糯米、蜂蜜等进行黏合,最后放入模具中压制成金锭、银锭的样子,从而形成固态药剂。清代宫中的锭子药既能放入荷包或香袋中,又能做成手串、香珠等,可随身携带。
清代宫廷中锭子药包含太乙紫金锭、蟾酥锭、离宫锭、盐水锭等。《清宫医案集成》一书详细记载了这些药物的配方及用途。如太乙紫金锭由文蛤、大戟、茅茨菇、千金子等制成。蟾酥锭的成分则包含了朱砂、雄黄、蟾酥、麝香等。
这些锭子药或内服或外用,具体用途并不相同。如蟾酥锭可治疼痛麻木;离宫锭可治各种恶疮;盐水锭则可治牙痛、风热火眼等。
清代宫中最受重视、功能最丰富的锭子药,当属太乙紫金锭。根据清宫医案记载,将太乙紫金锭研磨成细末,内服或外用,可治疗多种夏季易发病症:对于恶疮赤肿,用酒磨服,再用凉水调涂,日夜数次;对于瘟疫喉痹,用凉水薄荷叶磨服;对于心气痛并诸气痛,用淡酒或淡姜汤磨服;对于中风麻木,口眼歪斜,骨节风肿,行步艰难,用暖酒磨服等。
锭子药作为防暑药,在清代宫廷中应用广泛。根据御医开具的药方,太乙紫金锭曾用于治疗光绪帝的皮肤病,亦用于治疗慈禧太后的面肌痉挛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慈禧太后还将太乙紫金锭作为赏赐之用。
据记载,五月初九,慈禧赏赐诸亲王、公主、格格及高官重臣三十余人,赐每人50—200锭(此处锭为小块)太乙紫金锭;五月二十九日,赏赐袁世凯400锭;六月初四,赏赐李莲英200锭。根据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帝于乾隆五年(1740年)初夏,曾多次赏赐西北两路驻防将军大臣锭子药。
从上述记载来看,清代宫廷用于防暑的锭子药,种类多样、携带方便、药效显著。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宫廷医药文化的丰富特色与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成就。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