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1981年上映的故事片《南昌起义》,正是用影视艺术的手段,向广大观众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全过程。
从舞台到银幕的二度创作
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的献礼片,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南昌起义》从1981年7月1日开始在全国各地上映。但是谈到这部电影《南昌起义》,我们却要从话剧《八一风暴》说起。
《八一风暴》是江西省话剧团创作演出的一出经典剧目。1958年8月1日,《八一风暴》正式公演,反响相当热烈。1959年1月15日晚,贺龙元帅在南昌观看话剧演出后,曾提出修改意见:“在戏里不要突出任何个人的作用,应该突出歌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江西省话剧团复排《八一风暴》,又先后对剧本作了两次重大修改。在多方面的推动下,以话剧《八一风暴》为蓝本改编创作电影《南昌起义》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年逾花甲的编剧李洪辛接受电影剧本创作任务后,阅读了数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和历史人物的传记和回忆录等,并坚持深入到南昌、武汉、庐山、九江等地调研考察,访问纪念馆、党史专家和南昌起义的亲历者,还采访了贺龙元帅的警卫员黄霖、身边工作人员白桦等。在新版话剧《八一风暴》的基础上,完成了电影《南昌起义》的剧本初稿。然而,从电影剧本初稿到最终的定型剧本,还有一个完善升级的过程。时间紧、任务重,导演汤晓丹等十几位主创人员又对剧本初稿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精简。1980年5月,剧本审核通过,筹备多年的电影《南昌起义》终于进入到实际拍摄阶段。
这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描绘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各个阶级、阶层人物矛盾斗争,概括了整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以真实的人物、宏伟的气势、富有历史特征的情节,首次在银幕上全景式再现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果敢打响第一枪的伟大壮举,为我国影坛如何真实准确艺术地反映和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影片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创作素材,正确地、艺术地反映南昌起义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使其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和文献性。1981年,电影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
有血有肉的形象塑造
影片《南昌起义》从生活的视角出发,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现几位领袖人物的独特经历和个性,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如周恩来的稳健、果断、气血方刚、富有革命牺牲精神;朱德的敦厚、沉着、有勇有谋;贺龙的倔强、爽朗、对党的忠诚等。通过他们的具体言行来表现他们伟大而崇高的品格。作为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影片,拍摄时导演却没有让人物过于概念化,而是做到了更人性化的展示,把领导人拉回到普通人的角色,着力去刻画一位位有血有肉的领导人形象,使之和观众、和生活更加贴近。
为了真实地再现历史,影片特别注意了环境的情景再现。它通过一定时代特征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饰装扮;通过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使时代气氛更加浓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为大家上了一堂形象、生动、深刻的中国革命史的教育课。同时,通过还原他们的具体言行来表现他们伟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过周恩来的“我们都是在为共产主义奋斗,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哇哇坠地,长大,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我们只有抓紧时间工作,才无愧于做一个人,我们没有权利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段话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通过贺龙的“半辈子的经验告诉我,我跟着国民党,我个人政治上没出路,整个军队也没有出路。只有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我是铁了心跟着它走到底的。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考验我”,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爱和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杀毅然投身革命阵营的果敢精神。
影片还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南昌起义的历史细节,并通过女战士黑姑踏着丈夫双喜等烈士的血迹,冲上鼓楼,把红旗插到顶的这一细节再次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都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必须倍加珍惜。可以说,正是电影塑造出的这些丰满的人物形象,使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同时也在情节铺陈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英勇的斗争精神。
史、剧合一的光影呈现
《南昌起义》的剧本创作,在结构上避免了一般组织戏剧矛盾的方法,而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安排人物、揭示矛盾、展开情节,历史真实与艺术加工这两者的关系得到有机的统一,融史和剧为一体,为电影的拍摄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在叙事的时候,全剧采用了多条故事线,有以汪精卫为首的反动派的故事线,有以普通士兵双喜和黑姑为代表的革命群众故事线,还有一条则是以周恩来、贺龙为首的筹划南昌起义的领导人的故事线。通过多线索、多维度地展现了风云变幻的时势政局和革命状况,以较为写实的笔触还原了特定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党派、武装力量、社会阶层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让观众逐渐理解南昌起义发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1980年开机拍摄时,70岁的导演汤晓丹就坚持全实景拍摄《南昌起义》。但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实景可以在原址拍摄,有的实景已面目全非。摄制组就寻找相近年代、风格的建筑经过加工作为代替,如将嘉定的孔庙改为南昌藩台衙门,陈独秀的住所借用的是汉口“八七会议”会址,湖南会馆则是武昌都府堤路毛泽东旧居的后客堂。拍摄时还突破了单一的固定视角拍摄,通过运镜来配合演员的表演,使画面更加灵活,体现了美和真实的辩证统一。此外,片中人物众多而主次分明,但是头绪繁杂而不零乱,场面壮阔而不空泛;较好地解决了重大革命事件与塑造历史人物的关系、真实历史人物与艺术虚构人物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作为一部历史战争片,《南昌起义》这部影片是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全剧重点并不在于对武装起义战斗场面的展现,而是站在历史唯物史观的角度,用电影化的叙事、正面的描述和铺叙,讲清楚了石破天惊的第一枪究竟是如何打响的。从影片首映至今,已经43年过去。但是影片结尾,贺龙亲自烧掉自己坐过的绿呢大轿的桥段,仍让人印象深刻。它象征只有告别旧生活,才会走向一个新世界。自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