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苏皖边区的建设大学

吴昌荣    2024-07-19 12:38:59    人民政协报

1944年冬,为了适应解放区对各方面干部的需要,并着手准备为抗战胜利后培养各项建设人才,中共华中局决定,在华中党校的基础上,创办华中建设大学。校址设在苏皖边区的盱眙县旧埔。校长由华中局宣传部部长彭康兼任。

大学初创,设民政、财经、文艺三系和一个干部培训班;1945年春首届招生,每系招收学生100余人,干部培训班20余人。学校干部和师生的待遇均实行供给制,伙食、衣服、生活用品由学校发给。

1945年4月,学校正式开学。彭康主持召开学校第一期开学典礼,他在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建设大学的宗旨、校风和任务。他还告诉师生:我们正处在大反攻的前夜,兴办这所大学,就是要加速培养一批有觉悟、有文化的干部,在党的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开学后,课堂上向学生主要讲授抗战形势和党的政策,并邀请党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教授革命理论和专业知识。彭康本人主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帝反封建斗争任务》《关于新民主主义的道路》等。教学方法是上大课、作报告,讲过之后,以小组或班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把争论的问题集中起来,上大课进行解答,再进一步讨论。各系、各班每天都要就某个专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踊跃发表观点。全校师生实行“上课与工作交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和工作才干的培养训练,很快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除教学外,学校还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经常组织师生深入乡镇调研实习,了解社会实际,并深入抗日根据地参加劳动。师生们过着集体化、军事化的生活,虽然条件艰苦,纪律严格,但人人精神饱满,学习热情格外高涨。华中建设大学朝气蓬勃的景象引起广泛关注。当时,美国记者爱德华·罗尔波曾专门采访彭康,在报道中称华中建设大学是“世界上最新式的大学”。

在抗战胜利之际,第一期学生的毕业典礼如期举行。此后,华中建设大学又招收了两期学生。不久,学校迁往清江,利用以前的一所师范学校为校址,重新筹建,校长仍由彭康部长兼任。行政机构有组织科、教务科和总务科。

由于当时办学条件的限制和解放区迫切需要大量干部,因而决定暂设预科部,学习期限为3个月。这期预科共招生1000余名,分编为9个队,每队100多人。队设队委会,由队委主任、队长、指导员组成。每个队有党支部,支部书记由指导员兼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上一届基本相同。

1946年3月,按照中共华中局指示,学校400余名师生行军北上到临沂,组建临沂山东大学。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敦煌遗书中的“女人社”
下一篇:我与中国的情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