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叫虎、木版年画带动研学游;芦苇、杞柳编出致富路……近几年,山东省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强化文旅赋能,拓展“非遗+”新空间、新场景,增加大众对非遗的认知、认可和情感共鸣,带动了乡村群众居家就业、增收致富。
融入新场景
老师手捧泥土捏制出小老虎的模样,围坐在四周的学生带着对技艺的领悟,模仿老师的动作也创作出一个个神态各异的小老虎形象……这是近日山东潍坊高密市姜庄镇开展的非遗研学活动中的一幕。
近年来,姜庄镇依托丰厚的非遗底蕴,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推动非遗项目延伸到更多的空间场景中去,实现文旅融合互促。6月8日,高密市第四届非遗嘉年华在姜庄镇开幕,活动推出了非遗艺术沉浸游、非遗乡村休闲游、非遗美食寻味游3条线路,包含红高粱艺博园、树花扑灰年画产学研实践基地等8个特色非遗研学点位,受到各地旅行团、研学团的关注。“我们现场指导游客完成画稿、扑灰等技艺步骤,以丰富的体验项目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树花扑灰年画产学研实践基地负责人王树花介绍,基地年均免费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近几年,山东多地通过培育特色非遗景区、街区,开发主题游览线路,以沉浸式、体验感强的活动助推非遗绽放迷人光彩,同步带动区域文旅消费增长。
山东济宁微山县依托微山湖独特的资源禀赋,发挥“非遗+节庆”引流效应,举办伏羲文化节、“渔家里”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将非遗元素与湖区演艺相结合,推出鱼鹰表演、渔家婚礼、摇橹船巡游等体验项目,实现了月月有节日、节节有特色,2023年游客接待量超800万人次。
拓展新应用
在山东,多地注重发挥传统技艺、游艺、传统美术等门类非遗项目的特色和优势,通过与国潮、创意元素结合,拓展其传播应用途径,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在中国阿胶博物馆探寻阿胶的发展与流变、在阿胶体验工厂体验阿胶生产制作过程……在山东聊城阿胶世界景区,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托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在推动非遗薪火相传的同时,推出了阿胶奶茶跨界联名产品、“黑驴王子”火锅品牌及相关文化衍生品、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等,拓展了中医药文化与大众生活的连接度。
在山东滨州博兴县顾家村,民间艺人在老式织机前飞梭走线,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村民顾杰说:“村民早年间就用锦织技艺制作老粗布,但传统老粗布手感粗硬、花色和品类较为单一。近几年,手艺人在传承技艺的同时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开发出粗布围巾、童装、坐垫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品,并借助‘互联网+’,拓展产品的传播与应用渠道,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要。”通过多元探索,顾家村形成老粗布关联产品经营业户220户,带动5000多名农村群众再就业。
探索新模式
目前,山东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86项、传承人104名;省级非遗项目1073项、传承人829名。山东依托对丰厚资源的深度挖潜,将非遗与乡村文化、旅游等适度融合,探索新发展模式,更好赋能乡村振兴。
潍坊市临朐县提出构建非遗三级联动大格局,县级层面打造“非遗古韵”“沂风朐韵”两大非遗聚集区,镇级层面启用临朐县非遗小镇研学基地,村级层面打造20余条特色文化街,推动手绘年画、红丝砚制作技艺等一批非遗项目有序保护、传承和利用,形成联农、带农、富农发展新引擎,带动相关从业人员实现人均年增收4万余元。
泰安市肥城市为促进桃木雕刻技艺更好融入大众生活,以人才振兴为支撑,构建传承人收徒授艺、高校培养、校园基地普及带动三大传承体系,累计培养桃木雕刻专业人才1126人。其中,100多人学成后开办雕刻工坊,推动了该项技艺在各地“开枝散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助力。
过去几年,济宁市鱼台县清河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杞柳种植业,以一根小柳条撬动一方大产业,相继打造了杞柳园艺品展馆、杞柳旅游观光带等“杞柳+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出了柳编系列旅游商品,以全链条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叫响“柳编特色镇村”品牌。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