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考古工地“潮”起来

2024-06-05 11:00:12    羊城晚报

一手拿着洛阳铲,轻轻地刮土切土,一手使用毛刷,小心翼翼地刷掉文物上的浮土……在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考古工地体验区,游客们过了一把考古瘾。近来,亲历古迹、进入考古发掘现场、到考古工地去看看,渐成文旅新趋势。《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显示,全国55家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总量超过6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从高冷走向大众,考古正在褪去神秘面纱,进入更多人的生活。

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到博物馆去看收藏好的文物,进而对这些文物的“出生地”“母体”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烈,“考古工地打卡热”随之兴起。

消费需求迭代升级,人们对参观考古工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促成了消费供给的优化。越来越多的考古工地对外开放。比如有的遗址有考古工地体验区,游客们能过一把考古瘾;有的遗址边发掘、边保护、边建设、边展示,实现与公众共享考古成果;有的考古遗址设有科普、参观、体验等环节,还有招揽观众打卡的摊位、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

“考古工地打卡热”,是考古工地与游客“双向奔赴”的结果。以往,基于文物安全等因素考虑,发掘中的考古遗址往往“门禁森严”,很少对外开放。现在越来越多的考古工地对外开放,满足了广大游客的好奇心、探索欲,能让游客和考古队一起“寻宝”,深度感受文物考古的魅力,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历史文化遗存真实的“脉动”,这样能让文物更好地“活”起来,也能借此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还拓展了文化旅游的空间边界,推动了文旅深度融合。

不过,考古工地对外开放,要始终把考古放在第一位,不能对文物保护、考古工作带来任何负面影响。要守好文物保护底线,还要兼顾游客的旅游体验,这考验着相关方面的管理能力与责任担当。(戴先任)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握紧非遗接力棒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