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教育是非遗事业持续开展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非遗理念传播、非遗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技艺的当代传承,离不开国民教育体系。202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将非遗保护工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部全面推进将非遗传承特长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学校美育工程。2023年11月6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宣布:将非遗人才培养摆在国策的重要位置,非遗人才的培养始终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程中,更加需要提升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在联合国教科文公约框架下,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资源与动力,参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贡献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
国民教育体系是国家面向全体公民提供的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系统。将非遗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意味着各个层级、各个类别的国民教育都需要纳入非遗教育内容,非遗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两办《意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提出了贯穿始终的总体目标,同时强调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通识读本,作为推进非遗教育的三大关键措施。
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主干,非遗教育作为当代民族文化价值观、认同感与文化创造力培育的重要方式,要真正发挥教育作用就必须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三进”要从幼儿园开始,幼教是儿童成长的助推器,“教子婴孩”“三岁看老”不仅是中国古训,也符合现代早教的教学理念。儿童是白纸,儿童的德育美育异常重要,我们在儿童对外界产生兴趣时用非遗的美好事物与德行去影响、培育孩童,会形成他们美好纯正的人生底色。这时的非遗教育要根据儿童发育成长特点,以直观感性、好吃好看好玩的非遗产品引导儿童对非遗的认知,并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感情。到了小学阶段,在直观感受非遗的同时,在小学课内外教学可选择非遗中的故事、神话与歌谣,通过启发讨论,让同学明白事理与做人道理,获得伦理教育。小学还是学生特别具有模仿力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非遗节会礼仪活动,培养小学生初级文化传习能力。
《意见》进一步指出:“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这是对中小学非遗课程教育的明确规定,同时鼓励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在中小学建设传承基地,在学校空间内实现非遗活态传承,让青少年与非遗有日常亲密接触。这是非遗在校园,而不是活动性地进校园,二者影响效果会有显著差异,从而为非遗保护理念落地生根提供制度与措施保障。
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大学自然是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基地,“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高校非遗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是目前破解高校进入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高等学校由于既有学科体制与专业限制,非遗研究与人才培养很难找到立足生长空间,非遗要融入高等学校教育就要以改革的姿态在学科建设中拓展空间。教育部与部分高校正尝试在本科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以自设学科方向方式试点非遗研究生的培养,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9所高校已经招收两届研究生。2020年天津大学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自设非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正式进入我国教育体制和学科体系,已经招收三届研究生。2020年在艺术学科门类下的艺术学理论类中,首次设立大学四年制本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同时在历史学门类下设立文化遗产学本科专业。当前,虽然在一些大学设置了非遗保护专业,但尚未在高校学科本硕博的学位体制中贯通,需要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本硕博的培养体制。
《意见》还特别提出“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对职业学校在非遗保护方面的特别作用予以强调。应该说,职业学校是培养非遗保护人力资源的重要阵地,也是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衔接最合适的教育机构。浙江艺术学院就设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非遗传习院,设立非遗传习作坊,提供营销非遗产品的展示平台,让传承人在学院内直接面对同学。传授技艺,将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对于非遗学科定位,目前还处于讨论阶段。非遗学科属于交叉学科,非遗保护需要多学科知识,任何单一学科都难以独立承担。但有几个主干学科必须强调,如民俗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学、公共管理学、民间工艺学、文化遗产学等,还有传播学、数字技术等。各个大学可根据自己的特色作重点培养,掌握一般非遗理念、理论与专业基础,以及相应调查记录评估的技术手段。非遗如果安置在文化遗产门类下,与一般文化遗产、民俗学、民间工艺学等协调,可以为国家提供专门人才。同时对于高等学校与职业学院来说,也是其服务社会、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
近年来,在两办文件推动下,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虽然有了明显进展,但是离非遗人才培养所需学科建设与专业需求还有不小的距离,非遗学科归属、非遗人才培养体系、非遗平台建设、非遗课程与非遗教材建设都还有待完善。我们各级各类型的教育机构需要高度重视,真正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意见》精神,将中国非遗与民族复兴大业,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密切关联,就会获得保护非遗的信念、信心与坚韧向前的动力。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