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胶东公学的办学传奇

吕素坡 管水锁 韩 波    2024-05-30 10:41:33    中国国防报

在山东省乳山市白沙滩镇宫家村,有一座展现抗战时期革命学校风貌的四合院。这座四合院曾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培养学生最多的一所红色学校——胶东公学的办学场所。如今,这里改建为胶东公学历史陈列馆。馆内张贴在墙壁上的胶东公学校歌歌谱、展室内陈列的上课时被翻阅过的课本、仓储室内师生们使用过的劳作工具,带领参观者重回火线办学的传奇岁月。

1938年春,在中国共产党胶东特委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首先在蓬莱、黄县、掖县宣告成立。8月下旬,以培养抗战干部为宗旨的胶东公学,在黄县县城原黄县中学旧址成立,以“实施抗战教育,培养抗战建国人才”为办学宗旨。课程设置以政治教育为中心,开设国文、数学、历史等文化课程,同时开设军事体育、抗战歌曲等必修课。为适应战争和根据地建设需要,学制实行长短结合,分为4个月、半年、1年不等。

创办初期,面对日军频繁“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挑衅侵扰,胶东公学开启了在烽火硝烟中辗转迁徙的艰难之旅。学校时常在一个地点待3至5天就立即转移,前后辗转迁徙过8县近20次。其中,在乳山境内活动的时间最长,先后在20多个村庄驻扎过。大部分时候,转移有惊无险,但胶东公学依然在日军“扫荡”中受过3次重创。其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为“七八血案”。1942年7月7日,胶东公学师生在马石店村和当地群众联合举行“七一”和“七七”纪念大会。演出即将结束时,接到上级通知,日伪军正向此地奔袭而来。学校立即紧急集合,组成两支队伍,向东北方向的垛山一带转移。大队师生取小路从两股日军空隙中穿过,次日清晨抵达垛山以西的山区,成功冲出围堵。另一支由病号及护理人员组成的24人小队,由于转移速度较慢,次日黎明时分与敌人遭遇,17人被杀害,1人重伤。

在频繁更换校址的过程中,没有教室、没有宿舍,一块木头黑板和几支粉笔就是学校全部的教学设备。夏天,学生在树荫下上课,冬天在草铺上听讲,以背包当坐凳,用膝盖做课桌。即便是如此艰难和简陋的教学环境,依然有大批来自敌占区、边沿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青少年,不顾个人安危,冲破层层障碍,毅然奔涌到这里,接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教育,走上革命的道路。

1943年,随着根据地不断扩大,局势相对稳定,胶东公学有了很大发展,师生员工达到600多人,设有10多个班级。1947年,胶东公学总校转移至乳山草埠村一带,组建临时烟台联合中学。1948年春,根据国内形势变化,山东省胶东公学总校和分校奉命停办。至此,胶东公学完成了历史使命。从1938年夏至1948年春,胶东公学共为革命和建设事业输送了6200多名优秀人才。他们的足迹遍及山东、华东、华北、东北、华南地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高科技激活汉代生命艺术 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将启
下一篇: ​深挖非遗“富矿” 助力旅游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