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食湘江鱼。”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城去往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的车上,一首革命歌谣《湘山湘水谣》的朗诵悲壮热烈,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为之动容。
歌谣的朗诵者是全州县政协三级调研员王文胜,他从事湘江战役历史和文化挖掘与研究近20年。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桂北地区的灌阳、全州、兴安、龙胜等县,在此经历了长征以来激烈、悲壮的湘江战役,历时19天,行程296公里。其间,留下了许多革命歌谣及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传说。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主战场横跨全州县的两河、石塘、凤凰等多个乡镇,足迹遍布全州境内。“湘桂古道、全灌大道从这里经过,这里的土地浸染了红军烈士的鲜血。”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周运良说。
“完整的《湘山湘水谣》一共有6行12句,前4行都是‘湘桂古道红军路’打头,每行的后句分别是‘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王文胜说,通过充满情感张力的歌词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战斗是多么惨烈。
《湘山湘水谣》是红军长征过桂北革命歌谣、故事的代表作。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党总支书记龙建忠介绍,红军长征过桂北革命歌谣、故事和传说主要有四类,包括红军革命政策宣传的歌谣,如劝国民党四字歌、十送郎当红军等;歌颂红军的歌谣,如叙事体的草鞋歌、朱毛过瑶山等;人物故事,如龙坪鼓声、飞将军一夜夺三关等;神话传说,如杜鹃声声、血柏松等。
这些歌谣和故事主要流传在桂林北部地区的灌阳、全州、兴安、资源、灵川、龙胜等县的乡镇、村寨以及横跨越城岭东西的资江、湘江、灌江的部分流域。“这里长期居住着瑶、苗、侗、壮、汉等民族,人口约200多万,贯穿着红军长征过广西的行军路线。”龙建忠说。
2020年,红军长征过桂北革命歌谣、故事和传说被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这些歌谣、故事和传说是谁创作的?桂林市群众艺术馆的研究资料显示,红军长征进入桂北地区后,一方面,为了宣传和组织群众,结合我党的少数民族政策,编写了适合当地百姓传唱的民歌、民谣;另一方面,留下来的红军伤员与当地百姓通过认亲、结婚等形式结合后,又把红军长征的革命道理和歌瑶、故事讲给下一代。在一代又一代人传唱、歌颂红军精神的过程中,一些传承人不断创作新的歌谣、故事和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丰富了非遗项目的内涵和形式。
“扛起刀枪当红军,眼也亮来心也明。穷人是我亲兄弟,富豪是我对头人。”……这些在桂北广为传唱的革命歌谣被收录在《红军传说故事》《瑶山里的传说》等书籍里,编者是红军过桂北革命歌谣、故事和传说非遗项目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李肇隆。
“李肇隆是全州人,多年来坚持搜集、整理红军过桂北歌谣、传说,多次沿资江、湘江采风,采访了不少老红军、红军后人和少数民族歌王。”龙建忠说,1988年,《瑶山里的传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像李肇隆一样的传承人、文化热心人在桂林还有不少。资源县退休干部萧业礼主编《老山界》诗集多年,出版内部刊物50多期;灌阳县退休干部文东柏常年收集整理红军过灌阳的资料,出版了《红军在灌阳故事集》;桂北各县红色文化、文物场馆的讲解员和民间文化工作者,在收集、整理和推动红军长征过桂北革命歌谣、故事和传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些英勇的红军战士让人敬仰和钦佩,那些革命历史故事让我深深感动。”第三代传承人蒙万林说。
20多年来,蒙万林积极到桂北各地走访,收集整理了《才喜界的歌谣》《杜鹃红 红军亲》等35首革命歌谣和《一把大刀》《两块银元》《三封家书》等9个故事,收集有《红军万岁》等红军长征过桂北相关书籍11册。参与创作排演反映红军长征过桂北才喜界的情景剧《鱼水情深》。
“红军长征过桂北革命歌谣、传说有着民间文学的一般特征,比如,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等,同时还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战斗性,以及民族性和地方性;形式多样、主题鲜明、通俗易懂、易于传播。”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宇表示。
近几年,广西各级文旅部门、文联和民间艺术机构相继推出一系列以红军长征过桂北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学术著作和展览展演活动,建设数字资源库和传播服务平台。其中,《一山一石一丰碑》《红军瑶家一条心》《念红军》等一批改编自革命歌谣的歌曲广受欢迎、广为传唱。
2023年12月,《桂林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正式施行,红军长征过桂北革命歌谣、故事和传说的保护进入了法治保障的时代。
随着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的推进,听红军故事、讲红军故事、唱红色民谣成为红色旅游开发的重要环节。“在文旅融合发展的今天,不断挖掘释放红色文化遗产的正能量,对进一步推动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