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连山书院:清代民族地区儒学教化的重镇

周文焰     2024-05-10 10:04:03    学习时报

书院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在千余年的久远传承中,书院对我国的学术发展、文化传承、民俗风情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教化功能是书院的主要功能之一,尤其是在民族地区,书院更具有贯彻“大一统”理念与传播“正学”的职责和诉求。清代,位于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的广东省连山县的连山书院即是其中的代表。
  康熙年间的连山县是广东的一个边远州县,三省交界,连山民风剽悍、刀耕火种、风俗浇漓。加之连年的动乱,使得本来不多的人口更为稀少。据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记载,当地有大小排二十,共有一千二百三十八家,男女人丁共计五千二百七十五名。当地居民主要是以瑶族、壮族为主。居民以“排”为单位,分大排和小排,聚居于半山或山顶较为平坦之地。风俗上,当地居民多椎髫跣足,衣着异于中原,婚丧嫁娶风俗与中原殊异,只有近城市中心者,渐具华风。言语上,当地居民多讲瑶语,信巫蛊而读书者少。即便有少量读书者,也因教育资源落后而遭埋没。
  兴贤育才,贵在得人,当地教育落后的面貌直到李来章就任县令才得以改观。李来章,河南襄城人,名灼然,号礼山。尝学于魏象枢,继而受教于孙奇逢、李颙。康熙十四年(1675年)中举人,选广东省连山县知县,官至兵部主事。其学以合天为归,克己为要,慎独为先。学者尊称为“中州八先生”之一,著有《洛学编》《敕赐紫云书院志》《连阳八排风土记》《连山书院志》等。
  李来章有丰富的书院教育经验。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李来章应中州名儒耿介和冉觐祖的邀请,到嵩阳书院讲学“几二载”,与耿介、冉觐祖合称“中州三君子”。康熙三十年(1691年),李来章被南阳知府朱璘聘主讲南阳书院,作《达天录》及《南阳书院学规》,严格教育学生。在《学规序言》中,张润民以及窦克勤都有提到,李来章所作学规中有规劝士子勤加研读《孝经》《小学》《圣谕十六条》诸书的要求。不久李来章就因母亲年老需人奉养而辞教职。归家之后,李来章重新修葺祖传的紫云书院,生徒慕名而来,倡明道学于中州。书院规定每月逢二、六日讲书,初九会文。纂有《敕赐紫云书院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李来章被任命为连山县知县。
  在上任后,李来章携带干粮,亲入烟瘴之地,考察民情疾苦达两旬余。其间,李来章了解到当地士民教育程度较低,童蒙对于儒家经典“《五经》《四书》《孝经》《小学》一字不肯读”。而平日排师所教者皆是《阎罗科》《上桥书》以及扶道降神等鄙俚不堪之书。即便与科举相关的书籍,也仅限于腐烂时文。再加上排师贪财好事,唆使当地居民与官军作战,瑶民本就民风剽悍,再加上邪师教唆,更助长其凶悍之气。
  经过实地考察,李来章意识到,“学宫为人才渊薮,教化为根本”。只有改变当地教育落后状况,使民众懂得礼仪规矩,革除陋习才有实现的可能。因此,李来章非常注重学校的建设,他捐俸为倡创建连山书院,“得隙地于西郭大塘之上,予捐俸六两买之,创建连山书院,正殿三间,祀纯公明道、正公伊川、文公考亭三子于中,扁曰‘洙泗源流’”。并且“仿鹿洞之规,采苏湖之教,以存诚主敬为要,以正谊明道为则”,以学习儒家经典促进教化。
  在瑶汉杂处的连山,李来章特建连山书院,延师授课,推行教化。具体有以下措施。
  第一是革陋习。针对当地排师、邪书毒害当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情况,李来章有计划地革除陋习。在巡视各排时,李来章搜辑、焚毁邪书,拘禁并驱逐邪师,斩断其祸害之源。
  第二是崇正学。李来章为书院学子制定学规,聘请通儒讲授儒家经典书籍。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书院学子学习,让其学有本源,学有指归,李来章为书院制定《书院学规》《学要十箴》《为学次序》《读书次序》等规章制度,使得书院学子有所遵循。学子每旬两会于书院,李来章让其相互砥砺学问,参与考课,并亲自批改生童试卷,启掖后进,“于科举一道,不敢倦怠”。李来章“集民瑶生童,相与讲明程朱之学,期以上溯洙泗,归墟在望,庶无迷津之叹”。李氏还捐俸为倡,购买书院学田以及儒家典籍,购置诸如《四书》《五经》以及《孝经》《小学》等书,并且聘请儒师为约正赴各排,教授瑶童。不仅如此,李来章还注重对书院生童的礼仪教化,增强其儒家信仰。让书院受学者入学前先赴先圣(孔子)殿行四拜礼,朔望日同样进学宫拜谒夫子像,并且让学子在院期间正衣冠以重观瞻,进退揖让之间循循有礼。除聘请儒师外,李来章也多次亲赴书院,与诸生讲解儒家典籍,随时开释,教育教化诸生。
  第三是宣圣谕。李来章在连山以“土音训注其下”,并以通俗、浅显的语言,结合当地土语宣讲圣谕。李来章置办公服、顶帽给排目及约副,让约正、副各排为瑶童朝夕启迪,无所倦怠,每逢朔望,集合排中老幼细心讲解圣谕,让瑶人尽皆通晓。
  在李来章努力之下,初步改变当地不习汉语、信巫蛊、轻举业的习俗,这些举措,也使得当地瑶民渐知向学,“日渐月摩,转移变化”,读书之声响彻山谷。风气上,“今排中子弟已知大义,顿革旧习,与临壤咫尺,风气迥别,亦可见圣化”。说明李来章在连山的教育教化取得实质性效果,其离任时,当地士民更作去思碑以表达对其依依不舍之情。
  当前,在当年连山书院的旧址上建立的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山中学,仍然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光发热。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舟行万里,连通中国与世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