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走进安徽博物院—从文物之“美”看鼎盛中华

2024-05-10 09:58:43    学习时报

安徽历史源远流长,文物遗存丰富,“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江淮大地得到充分验证。距今8800—6500年之间的淮北石山孜遗址、蚌埠双墩文化等遗存是一万年文化史的淮河滥觞。距今5800—5300年的含山凌家滩文化以高度发达的玉文化和显著的阶层分化证实安徽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安徽博物院是国家首批一级馆,是毛泽东唯一公开视察过的省级博物馆,现有31万余件藏品,类别齐全丰富、藏品体系完整,承载着江淮地区厚重的历史文明。铸客大鼎、鄂君启金节、吴王光鉴等为代表的青铜器呈现先秦青铜文明;景德镇窑青白釉注子注碗、金扣玛瑙碗等为代表的陶瓷及金银器展现宋元风雅;徽州雕刻、文房四宝、古籍善本、契约文书等徽州文化藏品极具安徽地域文化特色;明清书画、潘玉良美术作品等体现古代至现代艺术家的卓越才华和家国情怀。
  颠沛流离不坠“安邦”之愿的铸客大鼎
  安徽博物院最具代表性国宝文物非铸客大鼎莫属。作为知名度最高的镇馆之宝,它的“前世”沐浴过强大楚国的最后余晖,出土后的“今生”更是中华民族经历抗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盛世中国的历史见证。
  鼎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宴飨,流行于整个青铜时代。商周尤其是西周时期,鼎一直被视为传国重器。铸客大鼎是典型的战国鼎,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腹围290厘米,重达400公斤,鼎圆口,方唇,鼓腹,圜底,附耳,耳上部外侈,三蹄足。鼎口平沿处刻“铸客”等12字铭文,有学者释读为“铸客为集腏、伸腏、睘腋腏为之”,“铸客”是从其他诸侯国请来的工匠,或是管理工匠的官吏。前足足根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体现了这件大鼎是一件安邦定国的重器,寄予了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铸客大鼎出土于上世纪初的战乱年代,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岁月。1933年5月,位于当时寿县境内的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墓被盗掘,包括铸客大鼎在内的一批楚器被民国政府收缴,运送到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保存在安徽省立图书馆。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派研究员李景聃和王湘前往寿县对被盗楚墓和出土文物进行补充调查测量,形成了5万余字的《寿县楚墓调查报告》,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任安徽省立图书馆馆长的李辛白积极斡旋,上报中央研究院,铸客大鼎等楚器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一起转运至重庆,再至四川宜宾、乐山,度过艰难的抗战岁月。铸客大鼎在抗战时期的经历,是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见证,更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
  抗战胜利后,这批楚器被运回南京,放置在中央研究院南京分院的库房朝天宫里。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故宫博物院的部分文物已被国民党政府运到台湾,这批楚器何去何从,迫在眉睫。时任安徽省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则纲(后任安徽省博物馆首任馆长)争取多方支持,这批楚器于1949年1月4日运抵安徽芜湖。1953年,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成立,这批器物到达合肥,成为安徽省博物馆重要藏品。
  历经沧桑的大鼎早已伤痕累累,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邀请苏派青铜修复师金润生兄弟,完成了铸客大鼎等一批重要文物的修复,铸客大鼎重获新生,名扬国内外。
  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在欣赏铸客大鼎时曾说:好大一口鼎,能煮得上一头牛哇!同时指出“每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要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此后全国兴起了建造博物馆的热潮,“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为新中国博物馆事业指明了方向。
  2014年,为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以铸客大鼎为原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广场,永久设立国家公祭鼎,国之重器彰显国家礼仪,铸鼎铭史强化历史记忆。
  最早的“免税通行证”鄂君启金节
  如果说铸客大鼎展现了楚国的雄心壮志,那么安徽博物院藏的另一件国宝级文物——鄂君启金节则体现了强大楚国的经济繁荣。它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地封君启的免税通关凭证。
  金节共有5件,其中4件1957年4月出土于安徽寿县邱家花园。是两个当地农民修挖堤坝时,一锹挖下去,发现两个“怪竹片”,沉甸甸金晃晃,觉得是宝贝,就拿回家收藏起来。当年冬天,六安市文物工作人员下乡文物普查,农民交出这两件宝物,经省级文物专家鉴定为战国时期楚国文物,石破天惊,震惊了国内文博界,国家博物馆调拨了其中两件,车节舟节各一件,省博收藏两件车节。幸运的是,1960年文物工作人员在距离寿县百公里的蒙城征集到一件舟节。这样,3件金节就成为安徽博物院国宝级文物。
  金节形似剖开的竹片,通体却是由青铜铸造,表面布满精湛的错金铭文,金与铜融为一体,拥有了最强“防伪工艺”。车节3件,形式和铭文均相同,是迄今为止所见东周时期铭文最多的错金铜器。金节铭文包括合文、重文,横竖皆对齐,不留空格,说明金节在铸成之前,文字经过反复修改、计算字数,才能既表述清晰又整齐美观。金节铭文清晰,字体挺拔秀丽,彰显着楚国文字潇洒清丽的艺术特点。
  据节文记载,金节颁发于楚国“大司马邵(昭)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即公元前322年。鄂君的封地约在今湖北鄂城一带。舟节规定鄂君使用船只的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水路涉及今天的汉江、长江、湘江、沅江、资水、澧水,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及安徽南部。车节规定的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陆路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湖北、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楚国地广物博,在其境内,于大小城邑的交通沿线都设有关卡,一方面具有维护社会治安或军事防御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征收商业赋税、检查贩运违规物资的作用。通过减免关税,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商人到落后地区贸易,从而拉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它是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重要见证。
  “漆雕之宝”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
  漆器艺术品华美典雅、高贵庄重,任凭千载岁月洗礼,依然光亮如新,闪耀着中国人民智慧的光芒。我国最早的漆器出土于距今六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中,春秋战国时大量出现,至汉代进入漆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髹漆工艺普及至民间,剔犀技艺始见于南宋,在元代,漆艺成就卓著的工艺大师有张成和杨茂。
  元代传世剔犀漆器中一件罕见的精品——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现就藏于安徽博物院。这件漆盒是安徽屯溪市(今黄山市)一位收藏者祖传之物,1956年捐献给国家。漆盒堆漆肥厚,利用藏锋刀法雕刻出丰硕圆润的花纹,技法熟练,刀口剖面见有朱漆,朱漆线条流畅,极富动感。历经近700年,至今仍亮泽莹润,真可谓是元代剔犀器中的代表性作品,被誉为“漆雕之宝”。
  剔犀是漆器的一种工艺,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颜色(多以红黑为主)或三种颜色相间的漆层。这件漆盒就是一件盒底光素、漆呈紫黑色的宝物。要用两种颜色的漆分别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等不同的图案,因图案中云纹多见,亦名之曰“云雕”。刀口的剖面显露出不同的漆层,好似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故得名“剔犀”。
  张成的剔犀器存世作品稀少,故极其珍贵,除了安徽博物院所藏剔犀云纹漆盒外,故宫博物院还存有一件剔犀云纹盘,因其刀工、纹饰和漆色与安徽博物院藏比较一致,认定为张成作品。漆器的精湛工艺,尤其是“剔犀”的精巧绝伦和美轮美奂,代表了当时中国雕漆工艺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有力见证,“国风之美”从未间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走上了高质量发展道路。安徽博物院深入研究安徽地域文化、深度挖掘馆藏文物的深刻内涵,通过展览、活动、文创等讲好中国故事和安徽故事,特别注重对重点文物进行全方位传播和活化利用。如对铸客大鼎的深度传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宝档案》栏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频道、中新社“中西问”栏目以及安徽电视台、湖北电视台都做过专题节目。同时通过科普读本、文创产品让铸客大鼎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国宝耀安徽》AR读本让青少年爱不释手。从铸客大鼎获取灵感研发的文创产品“铸客来了——文物冶铸盲盒”,以现代手工制皂过程模拟青铜冶铸流程,帮助人们体验中国古代匠人精神和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在2022年上市后频频出圈,获得第二届全国文化创意产品推介活动“十佳产品”。曾在央视的《国家宝藏》和《国宝档案》等栏目中惊艳亮相的鄂君启金节,历经近700年依然精光内蕴的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系列文创产品亦备受瞩目,在古代艺术与现代审美的一场场邂逅中,文化认同不断增进,文化自信日益坚定。
  (作者系安徽博物院院长雷修佛)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舟行万里,连通中国与世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