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为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不懈奋斗。中央苏区时期,党全心全意为群众利益而英勇斗争,赢得了人民的坚决支持和衷心拥护。苏区人民用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歌谣唱出了对党和红军队伍最真挚的感情。
表达了对党和红军的感激之情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一直处在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在中央苏区时期,党聚焦群众饱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在土地制度、婚姻制度等方面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极大地改变了苏区人民的生活。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没有土地就失去了生存的保障和依靠。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没收了地主豪绅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苏区贫苦百姓祖祖辈辈的愿望变为现实,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分了田地的苏区人民摆脱了无饭吃、无衣穿的惨状,实现了翻身做主人的大转变,满怀欣喜与感恩,他们在歌谣中唱道:“红军打来晴了天,穷苦人家笑连连,三荒五月有饭吃,九冬十月有衣添。”“共产党,为人民,南征北战为穷人;打土豪,铲劣绅,帮我穷人闹翻身。”“人民政权苏维埃,恩情比天还要大,领导人民分田地,分田分屋又废债。兄弟姊妹要想开,求神拜佛不应该,要想日子过得好,只有拥护苏维埃”。一直以来,封建婚姻制度剥夺了人们追求自身解放和人格独立的权利。广大苏区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体期盼摆脱旧制度,享受自主婚姻的幸福生活。党在苏区先后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废除了买卖婚姻、童养媳、蓄婢纳妾等封建落后的婚姻习俗,打碎了束缚苏区人民尤其是束缚妇女的封建锁链。苏区青年感谢苏维埃政权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在歌谣中唱道:“灯里无油火无光,塘里无水鱼难养,若然没有苏维埃,我俩哪能配成双。”“今个世界不相同,红旗飘飘好威风,没有阿哥打单身,没有细妹无老公”。苏区人民以亲身经历体会到共产党的领导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体现了党和人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党除了在苏区土地、婚姻方面进行了改革,还切实解决了苏区群众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实际困难。党在获得苏区人民衷心拥护的同时,也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
毛泽东住在瑞金叶坪时,发现房东谢大娘因为屋内光线阴暗,在寒冬天气里也依然坐在门口做针线活,当即安排管理处的同志在谢大娘房间楼板上用玻璃瓦开出一处“天窗”,使阴暗潮湿的房间豁然明亮起来。明媚的阳光照进了谢大娘的房子,党的关怀也流进了苏区人民的心里。毛泽东帮谢大娘的事迹被编成歌谣传唱:“哎呀嘞……有一个故事你听我讲,毛主席给我开天窗,开出个天窗明又亮,(介子个)共产党,就是那天上的红太阳。”除此之外,“邓小平为老表分田”“张闻天砍柴送红属”也被编为歌谣广泛传颂。类似的事迹在当时随处可见,苏区党政干部千方百计地为群众排忧解难,铸就了亲密的党群关系,苏区群众在歌谣中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这种鱼水相依、紧密相连的情感:“一棵大树万条根,红军百姓心相连,红军如鱼民如水,鱼水哪能片刻分。”“朵朵葵花都向太阳,亲生儿女正爱爹娘,鸟要靠山鱼要靠水,人民要靠稳共产党。”“天上星星盼月光,地下穷人心向党,好比屋背山溪水,山挡石阻都唔变向。”“一颗花生两颗仁,红军百姓一家人,红军本是老百姓,百姓也就是红军。”党和苏区人民的鱼水情深,既体现了党一以贯之的为民宗旨,也显示了苏维埃政权坚实的群众基础。
表明了坚定跟党走的决心
党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苏区人民,党的事业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与苏区人民共同的事业。为了革命事业的顺利发展,苏区人民坚定跟党走,义无反顾地支持党和红军的革命斗争。“壁上打钉挂灯盏,革命工作共分担。哥当红军打敌人,妹在家中搞生产。”这些歌谣唱出的就是苏区群众革命工作和生活的场景。
为了支援红军多打胜仗,苏区人民一方面努力生产,一方面省吃俭用。他们“早起三朝当一工,多施肥料多耕耘”,辛勤劳动为红军队伍生产更多粮食;他们“每天节省一个铜板”,为红军队伍筹集更多的钱款物资。在当时,很多家庭不分男女老幼全都投入对红军的无私支援中,呈现了全民拥军的动人情景,歌谣中唱道:“妈妈种菜多,嫂嫂喂猪勤,哥哥打草鞋,姐姐织毛巾。我也不偷懒,每天拾猪粪。全家勤快为什么?支援红军打敌人。”像这样一家人全部尽己所能齐心协力支援红军的生动事例,在苏区成为普遍现象。苏区群众积极支援,生产了大量后勤物资,为红军队伍消除了在前线英勇作战的后顾之忧。仅在第五次反“围剿”时,中央苏区妇女就为红军做了上百万双草鞋。
为了帮助工农红军发展壮大,苏区人民还积极鼓励和动员自己的亲属参加红军:“黄连炒猪肝,苦上又加辛,要过甜蜜日,只有当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打倒土豪和劣绅。”“韭菜开花一杆心,日日夜夜恨白军,快去前方杀敌人,多杀白军慰娘心”,这首歌谣则道出了苏区千千万万革命母亲勉励儿女上阵杀敌的革命情怀。
当年,在《送郎上前线》《送郎当红军》《十送郎当红军歌》等歌谣的宣传鼓舞下,苏区人民踊跃报名参军上前线,出现了许多娘送子、妹送哥、妻送郎参军的动人场景,仅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9万多人参军参战。苏区人民对党的真心拥护构筑了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形成了战无不胜的伟大力量。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