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文亩书田 纸传千年

沈晓筱     2024-05-06 16:25:00    学习时报

纸称“文亩”,可供笔耕;亦为“书田”,可成书籍。曾被古人冠以“文亩”之名的纸,是文字及艺术的重要载体,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千百年来,纸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记录、保存、传承、传播文化的作用,也在与人的互动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极具辨识度的中华文化符号。
  在纸诞生之前,汉字主要采取镌刻、铸造、书写等方式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石、竹简、木牍、缣帛等材质之上,金石取材不易、简牍笨重、缣帛昂贵,这些早期书写材料的不便之处显而易见。追溯造纸术的起源,虽然民间普遍认为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但与蔡伦同时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已有“纸”字:“纸,絮一苫也。”说明当时已有纸的概念。此外,根据甘肃敦煌悬泉置等考古遗址出土的西汉古纸实物,可以推测纸在西汉已经产生,但可能质地较为粗糙,不便书写,直至蔡伦改进造纸术,才真正有了适宜书写的“蔡侯纸”。北魏郦道元游历名山大川,写就地理名著《水经注》,其中专门记载了耒水西北的蔡伦故宅,并提及蔡伦“捣故鱼网为纸,用代简素,自其始也”。可见蔡伦造纸故事在后世的流传广泛。魏晋时期,纸日益普及,东晋《桓玄伪事》载:“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纸由此已经全面取代了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随着造纸术的不断发展,纸的产地、品类日益增多,而造纸的材料与工艺也大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因此产生了诸多名品。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记载了黟、歙的名纸“凝霜、澄心”、蜀中的麻纸“玉屑、屑骨”、蜀人的十色笺、江南的侧理纸、王羲之作《兰亭序》所用蚕茧纸等,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中有“历代名纸”篇,其中梳理了历史上的各地名纸,罗列了包括竹纸、楮皮纸、桑皮纸、麻纸、藤角纸、苔纸等在内的50余种,但仍未能尽述。
  纸兼具很多功能,如用于加工包装、伞具等生活用具,但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书写的载体,以文本的形式发挥作用。而诸如宣纸等类独特纸品的出现,也使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艺术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毛笔也在诞生了几百年后终于等到了它的“最佳搭档”。书画家们充分利用毛笔宣纸的特点,在纸张上呈现出“枯湿浓淡”“墨韵万变”的丰富艺术效果。正如郭沫若的评价:“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在中国古人眼里,纸不只是书写的工具,也深为他们所敬惜和钟爱,是朋友、是宝物。《颜氏家训》中提到“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米芾《寄薛郎中绍彭》中有“玉麟棐几铺云肪”,称纸为“云肪”;陆游《村居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甚自适也》中“一寒仍赖楮先生”则将纸亲切地称为“楮先生”;苏轼《和人求笔迹》中“麦光铺几净无瑕”中的“麦光”也是一款名纸……这些情感深厚、意味深长的表达也充分体现出人们对纸的情致和诗意。
  古代还流传有不少珍视纸张的文人雅事。南唐后主李煜御制精品澄心堂纸,引得众多文人争相追捧。北宋欧阳修得到好友刘原父所赠澄心堂纸,便作《和刘原父澄心纸》称“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其品质与珍稀程度让欧阳修也忍不住感慨“谁敢在上面下笔书写呢”?欧阳修随后与好友梅尧臣分享了澄心堂纸,梅尧臣也由此作诗《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君今转遗重增愧,无君笔札无君才。心烦收拾乏匮椟,日畏撦裂防婴孩。不忍挥毫徒有思,依依还起子山哀。”大诗人梅尧臣同样不忍下笔,只能小心收藏防止损坏。后来苏轼亦得知此事,在收到友人宋肇赠送的澄心堂纸后赋诗《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中也提及此事并称:“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澄心堂纸通过这些古代名家的文人轶事和诗作名闻天下,并为后世津津乐道。
  从文明传承的角度来看,纸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约公元4世纪开始外传至周边邻国,后又通过陆上丝绸之路继续外传到西亚、欧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宣纸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入选介绍中明确评价:“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书法、绘画及典籍印刷的最佳载体,至今仍不能为机制纸所替代。”除了造纸术本身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传承至今之外,纸张的使用便利与长久保存无疑更是中华文化的幸事。宋代诗人洪咨夔在《题西岳降猎图》中有言“绢寿止五百年,纸寿千年”,从王羲之到颜真卿,从文征明到齐白石,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在纸上吟诗作画、染翰成章,正是因为有了纸,才让他们的妙笔丹青、锦绣文章依然可以跨越时空呈现在后世面前,才让那些历史典籍、书信文札依然可以保留它们原本的面貌,让我们得以从中直观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徐徐展开的纸张长卷、水墨丹青,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独特的审美风尚与精神传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千年的纸张已经成为中国独具魅力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焕发勃勃生机。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满洲源流考》与清朝的历史书写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