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南京明孝陵,春花烂漫,绿意盎然。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明清皇家陵寝,近日多了一双双“慧眼”。在神道的石像生和西配殿基址附近,耸立起几个特别的监测仪器。
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2120个,温度21摄氏度,相对湿度62.55%……记者走访这里看到,监测仪屏幕上的数据,实时反映着这些文化遗产周围的“小气候”,为遗产地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具体数据支撑。
“对明孝陵进行生态环境监测,还是头一次。”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工作人员林滟茹说。
明孝陵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南麓,为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寝。陵寝始建于1381年,历时30多年,于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是明初最重要、规模最浩大的工程之一。其中,从起点下马坊至玄宫所在的宝城,纵深约2700米,神道长约1100米。
2003年7月,明孝陵作为明孝陵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明代第一座帝陵,明孝陵在中国陵寝制度史上开创了一代新制,影响了明清两代500余年的陵寝制度。
“此次选择在神道和西配殿区域增设生态环境监测仪,也是考虑到这两处地点植被比较丰富,遗产本体较多。我们希望通过监测,为了解生态环境对遗产本体的影响积累数据。”林滟茹说。
记者在神道看到,生态环境监测仪的一边是已经耸立了600多年的24只石像生,另外一边是姹紫嫣红的梅花山。在西配殿基址附近,茂盛的枝条,将遗址笼罩在一片青绿中。
监测是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林滟茹介绍,作为南京目前唯一一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6月,钟山风景区正式启动明孝陵遗产监测预警体系项目。这也是“中国明清皇家陵寝”保护管理单位首次建设遗产监测预警体系。
几年过去了,记者依然能在景区的多个角落不时看到监测建筑物“生命体征”的各种设施。
“我们对明孝陵48个遗产要素进行了4大类16项56个方面的监测。在硬件方面,采用最小干预原则,安装监测仪,监测遗产的沉降、倾斜、裂隙、光照、酸雨等多项指标。在软件方面,搭建遗产保护大数据中心、监测预警展示平台、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对明孝陵进行全面监测。”林滟茹说,下一步,景区还将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对世界遗产监测的定位、要求以及程序规定采取措施,促进保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