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劳动界》:努力做“工人的喉舌”

邱秋    2024-04-24 10:16:37    新湘评论

“工人在世界上已经是最苦的,而我们中国的工人比外国的工人还要苦。这是甚么道理呢?就因为外国工人略微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我们中国工人不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这是李汉俊为《劳动界》写的发刊词《为甚么要印这个报?》中的内容。

“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1920年8月15日,秉承着这样的办刊宗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了当时国内创刊最早的工人刊物《劳动界》,唤醒工人阶级,也将工人运动兴起的画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份周刊32开本,每期16页,每周星期日出版,由上海新青年社发行。陈独秀、李汉俊负责编辑,陈望道、李达、邵力子等为主要撰稿人,《劳动界》设有“国外劳动界”“演说”“时事”“小说”“诗歌”等栏目,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浅显明了的事例反映工人生活,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国内外工人运动及工会活动情况,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号召工人联合起来,为“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而斗争”。

为了便于工人群众接受,文章语言浅显易懂,如陈独秀在第一册发表的《两个工人的疑问》,对相关名词这样解释:“劳动是什么?就是做工。劳动者是什么?就是做工的人。劳动力是什么?就是人工。世界上若是没有人工,全靠天然生出来的粮食,我们早已饿死了。”李汉俊在第二册发表的《金钱和劳动》,形象地宣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如果我们工人农夫,个个都晓得钱是代表劳力的东西,个个都晓得做了几多工就要几多钱,使做东家、有钱的人,不能够来把我们劳力做出来的钱拿去,来压制我们了,我们工人农夫就不会没有钱用,被人轻视了。这是我们工人农夫好好记着不要忘记的……”

为了唤起劳动界的觉悟,《劳动界》陆续刊载了多篇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稿件,《一个工人的宣言》表达了觉醒中国的工人使命:“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厉)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劳动界》作为早期党组织创办的第一份工人刊物,不仅影响大,流传也广。此后,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10月创办周刊《劳动者》,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11月创办周刊《劳动音》,这两份工人刊物与《劳动界》遥相呼应。

目前所见,《劳动界》最后一期为1921年1月23日出版的第二十四册。中国共产党诞生前,该刊在存续的近6个月中,努力做“工人的喉舌”“工人的明星”,积极向工人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在推动工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大学慕田峪长城越野赛开跑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