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四问“武王墩”

 吴焰 王珏 李俊杰 陈浩 陶涛    2024-04-23 11:41:32    人民日报客户端

“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以东,有古代大、中型墓葬区,大家看到的武王墩是其中最大的一座。”4月16日下午,在古墓顶部西南角,围绕墓葬发掘、价值意义等社会关切,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队领队宫希成向记者娓娓道来。

武王墩墓位于淮南市三和镇徐洼村,北依舜耕山,南为开阔平地,西距楚都寿春城十余公里,是迄今考古发掘最高等级的楚国墓葬。因其历史上多次被盗,地下文物安全面临威胁,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020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对武王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一问:

为何说“最高等级”?

说武王墩墓是迄今考古发掘的楚国最高等级墓葬,并非信口开河。

首先是古墓面积大。站在古墓顶部,宫希成介绍道,武王墩主墓(一号墓)外围设有独立陵园,平面近方形,四周为环壕,环壕周长约5千米,陵园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陵园内有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遗迹,其中车马坑南北长约148米,是目前所知楚系墓葬中最长的车马坑。

其次是分室多。现场可见,墓坑底部呈方形,边长约22米,中心用巨大枋木构筑椁室。椁室平面整体呈“亞”字形,中心为棺室,四周各有一个边室,边室内部又以枋木构筑墙体一分为二。也就是说,整个椁室被分隔为九室,为目前所见楚系墓葬分室最多的。

最后是文物精。“已提取的文物中,漆木器数量、种类空前。主墓东Ⅰ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大于已知最大的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铸客大鼎)。”宫希成说。

二问:

墓主人会是谁?

自武王墩墓考古挖掘以来,坊间对古墓主人身份的猜测从未间断。其中,有不少声音直指楚考烈王,依据如下。

武王墩墓等级高,或为楚王墓葬。众所周知,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此后的18年间,共有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和负刍4位楚王生活在此。

用排除法来看,同处淮南的李三孤堆是学界确认的楚幽王墓,可以首先排除;楚哀王在位两个月即被负刍门客杀害,负刍则于公元前223年为秦国俘虏,这两位楚王大概率不会在淮南一带留有大墓。那么,剩下的只有楚考烈王。

“武王墩墓的主人是谁,在发掘前包括现在,我们都有一个预估、判断,但这并不是最终结论。”对于大家的猜测,宫希成回应道,确定墓主人需要找到明确的指向性证据,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现在只进行到三分之一,离全面了解古墓内容还差得很远。

记者得知,目前,考古发掘队把主要时间、精力放在发掘及安全地把文物运至文物保护实验室,解读文物是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尚不能对墓主人身份下结论。

三问:

考古发掘意义何在?

武王墩考古发掘的意义是重大的。4月16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进展工作会在淮南举行。会上,宫希成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考古发掘的阶段性成果及意义。

一是主墓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内涵丰富,为研究楚国高等级陵墓制度和陵园设计规划、埋葬习俗等问题提供了实例。

二是武王墩墓的墓葬形制、营建工艺、出土文物代表楚文化最高成就,较全面地反映出战国时代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社会图景。已发现的各类重要迹象,刷新学界认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三是古墓形成于大一统国家即将孕育诞生的关键时期,对研究那一时期历史演变和秦汉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及文化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问:

下一步有何规划?

尽管考古挖掘已有4年,但仍有大量工作亟待去做。

“目前,主墓正在进行椁室内发掘,计划在高温季前完成主要野外发掘工作。文物保护工作同步推进,同时启动发掘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走出作业区域,宫希成透露,争取本年度内全面完成主墓考古发掘工作。

另据了解,淮南市正结合武王墩考古发掘进展,积极推进武王墩墓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现已编制《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规划(2023年—2035年)》,计划以武王墩墓遗址本体及其历史环境为基础,打造一个5600亩的集保护、展示、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

“我们力争通过十年左右时间,将武王墩墓申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武王墩墓考古遗址公园申报成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淮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邬平川说。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故宫里修文物 传承中显匠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