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木中藏宝,执之可文昌。丹青随心动,万物映纸空”,这几句诗构成了有趣的文具谜语,其谜底便是毛笔。毛笔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传统书画工具,居“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首,毛笔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记载历史、创造艺术、传承文化的同时,毛笔本身也被赋予了鲜活的中华文化象征与内涵。
毛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使用笔的痕迹。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发掘了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出土彩陶上的花纹可以清晰辨认出是毛笔描绘过的痕迹,这说明五六千年前已经出现了类似毛笔的笔。殷墟出土的文物表明,就在三千多年前的商王朝,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毛笔写字,甲骨文中还发现了“笔”的象形文字。在距今2500年左右的战国中期楚墓中发现了最早的毛笔实物,说明毛笔在战国时期已被广泛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毛笔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定名为“笔”,一直沿用至今。
史有秦代蒙恬造笔之传说。据古籍记载:“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在汉代,人们开始使用在笔杆上刻字、镶饰的装潢工艺,出现了“簪白笔”的特殊形式。东汉蔡邕撰写《笔赋》一书,对毛笔的选料、制作、功能等作了评述,这是中国制笔史上第一部专论毛笔制作的著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毛笔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良,初用兔毛,后亦用羊、鼬、狼、鸡、鼠等动物毛。笔杆的制作材料也日益多样,如竹子、荆条、牛角、珠玉、玳瑁等。宋代以后,以宣州(今安徽立城)所产毛笔最为著名。至元代、明代,浙江湖州制作的“湖笔”风行于世。自清代以来,湖州一直成为中国毛笔生产制作的重要地区。
作为中国古代的主要书写工具,用毛笔书写文章、传达思想的功能深为古人所器重。蔡邕在《笔赋》中写道“夫制作上圣,立则宪者,莫先乎笔”。古人甚至把笔的作用提高到了治世的高度,西晋成公绥在《弃故笔赋》中说“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能举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即圣人之志,非笔不能宣,实天地之伟器也。”写史言事、著书立说便是毛笔这一功能的重要体现。毛笔进而成为学问、才识甚至职业的象征,人们用秉笔直书形容史家的直录精神;用笔耕不辍比喻学者的勤奋治学;用投笔从戎表达从文人到行伍身份的转变……
中国古代书画同源,作为书法和绘画的工具,毛笔的柔软性和灵活性使得书画家们得以挥洒自如,展现各种各样的笔法和风格。美学大师宗白华认为,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
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和绘画创作中,文人墨客往往都有自己的毛笔偏好和不同技法,他们借助毛笔,将诗词的内涵、书法绘画的意境充分展现,很多作品既呈现了书法的飘逸、深邃、灵秀,绘画的细腻、舒展、浑厚,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书画大家们的情感、心境与感悟。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行云流水的笔法,既深化了文字的意蕴,又体现了毛笔的无穷魅力。赵孟頫的独特笔法,使他的字如同活的生命一样,充满了张力。苏轼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毛笔的神奇魅力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中国传统书画的意蕴、气韵、神韵。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对毛笔的钟爱和运用促进了毛笔制作的完善,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多雅致的“学问”。如赋予毛笔雅号:由《诗经》中的“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而赋之“彤管”之名;由曹植《薤露行》中的“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而赋之“寸翰”之名;由左思《咏史》中的“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而赋之“柔翰”之名。此外,还有毛颖、管城子、管城侯等雅号。如对材质用途进行精致区分:按照笔头的柔度分毛笔为硬毫、软毫、尖毫;按照笔锋的长短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长峰笔,腹柔软,贮墨多,适宜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笔,锋颖短,贮墨少,适宜凝重厚实的点画;中锋则位于两者之间。而笔的大小要根据字画的大小而定。
毛笔的运用还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如古人认为一款好的毛笔必须有“四德”,即“尖、齐、圆、健”的特点,这“四德”隐含着对文人学士“仁义礼智”四德的要求。古人把用毛笔书写和绘画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这个过程,保持心境的平静和专注,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从而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毛笔文化承载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基因、历史记忆和审美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切感悟毛笔文化独有的神韵美感和艺术价值、感悟凝结笔端的民族智慧和历史底蕴,能够更好地促进我们凝聚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