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朱德诗词中的忧乐观

郭树伟    2024-04-19 10:48:50    学习时报

1944年,朱德在延安作《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的报告中提出“以革命之忧为忧,以革命之乐为乐”。在朱德的诗词中,既有对“伟人心事在争城,扰攘频年动汉旌”的冲冠之怒,也有“新师少壮身犹健,扫寇归来唱大风”的抗日豪情,还有对新中国建设场景“岛中风景明如画,池上鸥飞甚款徐”的蔼蔼和气,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忧乐观的生动体现。
       茫茫大地愿难销
  20世纪初的中国,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摇摇欲坠,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觊觎之心昭然若揭。朱德早期的诗词中充满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1906年,朱德的《顺庆府中学堂留别》写道:“骊歌一曲思无穷,今古存亡忆记中。污吏岂知清似水,书生便应气如虹。恨他狼虎贪心黑,叹我河山泣泪红。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诗歌抒写了自己内心无比深广的“穷年忧黎元”的忧愤和“捐躯赴国难”的壮志,激情高昂。诗人的忧思跳出了个人与亲朋故旧之间依依惜别的小圈子,直接引入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忧思,其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朱德在驻守四川泸州期间,曾留下“四面云山归眼底,万家灯火系心头”的楹联,表达出作者之于仕途金钱毫无挂怀,万家灯火才是其内心所系念之情。
  1926年,朱德的《金缕曲》写道:“一片泸江雾。冷浸浸慰忠亭畔,睹茔怀古。艳李华桃闻鬼哭,南北两军俱殁。长伴了冰天雪窟。滇海英魂归不得,就燕云烈魂都消没。猛想及,发毛竖。天涯游梦萦故土,十余年逶迤草莽,抛离残骨。算是龙蛇真陆起,一晌东流西出。仔细数纷争军阀。大半劫灰烽影里,有谁执笔论存评覆。今昔感,悲中述”。词作用“一片雾”为全篇设置基调,然后集中笔墨写出作者登上慰忠亭“睹茔”而勾起的无限悲愤。其中对军阀“龙蛇陆起”的痛恨,对人民“逶迤草莽”的同情,对祖国前途的忧思力透纸背。全章造境遣词在悲愤中透射出一股正气,声韵激壮凄郁,读来令人感动,真切地体现了朱德早期诗作“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志士情怀。
       神州尚有英雄在
  1922年,朱德在德国柏林中共旅欧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天涯寻正道,他年另换旧旗旌”,他在此后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体现出别样的忧乐情怀,展现出“神州尚有英雄在”的豪气和正气。《出太行》写道:“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诗人站在太行山上举目一望,万里天险黄河的景色尽收眼底,短短数句形象地描绘了太行山群峰壁立的形姿,仿佛是抗日军民英雄群体的雕塑。“败不馁兮胜不骄,荡平倭寇气犹高。军民一致复华北,铁臂齐挥伏海鳌”等诗句,体现出一股雄浑壮阔的气势和一种豪迈激越的情感。
  对比朱德1919年的《〈秋兴〉八首用杜甫原韵》和1947年的《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韵》两首“秋兴”诗,一则以忧,一则以喜。朱德在1919年的《秋兴》写道:“飒飒秋风动上林,神州大陆气森森。空间航艇如星布,海外烽烟蔽日阴。”诗篇开宗明义地点出“上林”清廷的衰飒和列强的“海外烽烟”使整个中国处于“森森”恐怖之中,“筹安客意住龙头,惊起神州肃杀秋。四野萧萧风雨急,中原黯黯鬼神愁”,这种时局使得诗人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忧心忡忡,“强梁子弟三乘马,大好河山一泛鸥”。而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即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之际的1947年,朱德又写的《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韵》一诗就展现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情绪,比如组诗中《新农村》写道:“千门万户喜朝晖,处处村头现紫微”“平田有份躬耕乐,得地无余心事违”。诗人早年曾期望有一天革命胜利的时候,回到农村,修建房屋,组织诗社,而在1947年的《秋兴》诗中,朱德的愿望仿佛触手可及,忧乐之情浮现在诗歌的字里行间。
      制度更新歌乐土
  新中国成立之后,朱德诗歌更表现为一种喜气盈盈、和气蔼蔼的欢乐情绪。朱德1957年在《和仪廷先生赠诗原韵》写道:“英侵法略视眈眈,革命当年秘密谈。制度更新歌乐土,彩云永是现滇南”,无论是追忆往事还是歌颂现实,年已71岁高龄的朱德仍然激情澎湃。“制度更新歌乐土”一句指出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赶走了列强,推翻了旧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制度,人民在中国这片“乐土”上开始了新的生活。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无比信赖。诗的结句“彩云永是现滇南”,描绘了云南的天空将永远是五彩斑斓、红霞满天,表达了作者对云南这片孕育过革命热土的热爱之情。
  1961年,朱德的《和谢老〈泛舟古田水库〉原韵》写道:“湖水清平波浪无,楼船并进路航迂。岛中风景明如画,池上鸥飞甚款徐。四级梯型多发电,层堤水利用无余。古田巨坝完成好,灌溉运输又养鱼”,这是一首将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诗作。诗的首联与颔联描写古田水库周围的自然景物,有清澈见底且平静无波的湖水,有并排前进迂回穿行悠闲自在的游船,有“风景明如画”的岛屿,还有款款而飞的鱼鸥,描绘出一幅优美和谐的大自然图画。全诗既有对美好自然风景的描写,更有对古田水库巨大作用的叙述,从而对建成水库的福建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革命精神进行了歌颂。
  朱德对新中国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其他如《和郭沫若同志〈春节游广州花市〉》《登西湖北高峰》《登叠彩山明月峰》等诗都表现诗人在这一时期的欢快心情。他对新中国社会建设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愉悦:“女儿河边苹果园,国光红玉香又甜”“菜子花开一片金,麦苗放穗满山青”“植成花草木,物阜万家春”。朱德在晚年时候说:“我外出活动,只是为了关心生产,看到庄稼成长,看到树木在长,看到群众,我心里就会得到一种安慰”。
  朱德曾写下《鹦鹉曲》一词回顾自己一生的革命生涯,词作写道:“家在巴山南侧住,祖宗世代作农父。读书不成去从军,何畏迅雷急雨。五十年前别家门,为求真理前去。平生是戎马生涯,战斗乃心安乐处。”从参与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战争,到八一南昌起义,加入万里长征,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始终不变的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革命信念,这也正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忧后乐的价值观,是共产党员的崇高革命风范。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时代散文新创作论——新时代散文创新发展研讨会发言摘编(二)
下一篇:《大明会典》:集古代官修政书之大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