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4月15日-17日,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四川省散文学会承办、成都市大邑县文联等单位协办的新时代散文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散文名家走进“西岭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大邑”采风活动在大邑安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散文名家、学者教授、文化名人等共百余人参加活动。嘉宾们在会上对新时代散文创新发展的精彩发言,《四川散文》微刊将分三期推出,以飨读者。
——编辑:刘春霞
今天交流的话题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散文创作。我们文字工作者有了新的时代主题和文学使命,同时新时代的新,还包括现代传播格局的日新月异。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散文更宽广便捷地抵达读者,散文阅读和写作面对一个如何适应新的媒介载体和传播方式的问题,一篇优秀的散文、一本经典的期刊、一个优秀的散文作家如何出圈、破圈,这是我今天思考想跟大家分享的思考。
今年在文坛上一个特别振奋的新闻事件,就是1月23日《人民文学》携几位文学大师走进董宇辉抖音直播间。一场两小时的直播创造了累计观看人数890万的观看量和销售《人民文学》24年全年12期订阅量8万套。老牌文学杂志走进当红直播间,文学大师携手顶流主播,这是文学拥抱互联网,融入新时代传播格局的经典试水。大家都在惊呼,越来喜欢文学的人还有在,还是这么热情。关键在于文学怎样去寻找、去遇见、去重逢。
具体到散文如何融入新时代的传播格局,我想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创新:
在新平台上,去搭建散文与读者的新牵手
传统的平台就是纸质的期刊、报纸、书籍,新的平台就是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平台,包括我们已经熟悉的电子书电子刊、微信公众号、媒体客户端、抖音快手的直播间、论坛的贴吧等等,在这些新的平台上去营造散文与读者的相会。会发现,现在读散文,写散文的人不是变少了,而是更多了
从新的产品样态上,去呈现散文的美
散文首先是美的,美的东西可以通过更立体化的方式、多媒体的方式去呈现。
比如声音,诵读散文。
现代人工作节奏忙,产生了“伴随式的收听”的习惯,很多有声读物正在受到欢迎,像喜马拉雅、央视的云听等,都是通过音频产品的样态来呈现散文。很多媒体公众号的夜读夜话,都是通过音频在实现的。尤其是今年人工智能之后,文本生成音频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我们现在的早间报和夜读,都是通过机器人配音来完成的。
短视频也是一种散文可以呈现的样态,通过文字配画面的方式,从一篇散文转化为一段长图。现在大家注意二十四节气的短视频就特别卷,一段短小灵动的文字配上美好的画面,其实最后拼的就是散文文案。
还有就是直播,今年我向叶会长提议说,在生态环保日的时候,搞一个生态散文之夜,就在直播间里,主持人或者名家来诵读经典散文。
从新的传播特点上,去扩大散文的影响力
互联网的传播特点是碎片化、交互式、情绪化等等,这恰恰跟我们形散神聚的散文有相似的内核基因。散文在互联网时代尤其会蓬勃鹊起。
互联网的这种传播特点已经让现在的散文创作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喜欢短文金句、喜欢励志鸡汤。很多家媒体公众号的晚间夜读,无一例外全部都是鸡汤文,说明现代人需要文学来治愈来抚慰。
另外就是喜欢短文、金句。我自己公众号散文,每篇文章就在一千字左右。不是不能写长文,是后台发现长的文章阅读完成率很低。现在手机上的读者,大部分是没有耐心读长文的,而且在排版上,都已经打破了曾经的中规中矩的排版方式,经常是大段的标红、加粗、划线等等,没办法,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就是这样的“划重点式阅读”。
还有就是强交互,就是读者读完一篇散文,要有地方去书写他的观后感,最好是他的观后感能得到反馈,以及在读者圈层里形成讨论互动。这是当下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习惯。这也让我们在散文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要便于读者的分享、转发,评论,互联网就“转赞评”。那我们每一篇散文后面的评论区留言、弹幕、讨论区的帖子、读者的投票、点赞、点关注、点在看、收藏这些动作,都需要我们好好重视与认真经营,以提升一篇散文的传播力
最后,我想说一下今年最热的人工智能下的人文书写。
今年最热的话题就是人工智能了,美国的公司OpenAI去年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可以文字生成图片、文案、表格等等,今年更劲爆的是推出的大模型Sopra,可以文本直接生成完整视频。
全球恐慌说机器要替代人写剧本,写小说,写新闻稿,做长视频。我反而没有那么悲观,我研究人工智能的创作,得了一个结论:机器可以学习人做一些常规的操作,但人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感叹、对时代洪流的体察,对人性的救赎,这些都是机器永远都学不会的东西。
我在社里主要负责青少和文学类图书的出版。我做了十多年文学图书编辑,之前做过十多年高中语文教师,所以近些年我编的散文书中,有不少是学生散文读本。
我知道,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中,散文的阅读和考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编写这些书的过程中,我对新时代散文景观有了些许不成熟、更不敢说深刻的体会,在这里与与会的各位作家和专家老师做一些分享。
第一,新时代散文写作与作家个人经验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个人经验”,我的理解是,多指作家的童年经历和故乡记忆,很多作家写作散文,都是以童年和故乡为起点的。在记忆中烙下深深印记的童年经历、童年体验,以及故乡记忆、乡情乡愁,一般会成为作家早期散文写作,甚至是绵延整个写作历程的原动力。
让写作与自己的经历建立联系,在散文写作中已十分正常。关于这一点,我想提一提有很多篇目被选进中高考语文试卷的刘亮程、李娟两位作家。作家张者曾在一篇散文中发出感叹,说这两位生活在新疆的作家,他们似乎天生就适合写散文。刘亮程在一个村庄住很多年,回来就写了一本书,而李娟则从最普通的羊肠小道上出发,进行她的文学表达。这两位作家的散文,令他们生活的天山以北的那片土地都带上了文学的色彩。
我在编写《人民日报教你写好文章》和《跟着作家学写作》这些汇编类学生散文读本时(前者已出版,成为广受师生们喜爱的品牌图书,后者即将出版),选入了叶梅会长发表于《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的《山清水秀的恩施城》《巴东巫峡口》两篇文章。《山清水秀的恩施城》这篇文章同时也被收入我们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日报2022年散文精选》这本书。以《巴东巫峡口》为例,学生或者其他读者只是从地理和语文课本上知道巫峡,但印象不深,更难以直观生动。在作为巴东人的作家笔下,巫峡是绝美的,似真似幻,犹如仙境。作家叶梅老师是巴东人,既是家乡巨变的亲历者,又是见证者,正因如此,她手中的笔才更加多姿多彩。在读者眼里,叶梅老师笔下的恩施城、巴东的土地上的那片天空变得光芒万丈。
还有四川散文学会副会长蒲光树老师,他被选入学生散文读本的《香从桂湖来》《棠湖韵味》《菜花香,菜籽肥》都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这几篇美文写的就是他长期生活的成都,其中《菜花香,菜籽肥》写的正是我们明天要参观的大邑县稻香渔歌艺术中心。在蒲老师笔下,成都春雨喜人、夏荷诱人、菜花袭人,一切皆动人。
总之,童年记忆、乡情乡愁对作家的滋养堪称一种伟力。
第二,散文写作与作家阅读经历和阅读半径之间的关系
作家们的阅读经历和读过的书往往会通过他们的文字传达出很多信息,让读者在阅读中触摸到作家的心灵,同频共振,休戚与共。特别是学生读者,看某篇散文,会记住其中的美好的句子,甚至经常吟诵,这就是散文的语言力量。
中国散文学会王剑冰副会长的很多名篇,比如《绝版的周庄》等等,常出现于中高考语文试卷中,以阅读文本的形式为广大师生熟悉。我正在编写的《跟着作家学写作》系列散文读本收入了王剑冰老师发表于《人民日报》副刊的散文《潍坊的风筝》和韩小蕙老师的《古风古韵浸透塘栖》。《潍坊的风筝》所引潍坊的历史、风筝的历史与种类、与潍坊有关的名人和风筝的渊源等材料,都显示出作家阅读面和知识面的广大。《古风古韵浸透塘栖》抓取塘栖古镇的“古”,一个“古”字,使塘栖特色尽显。一块牌匾、一座古桥、一个宾馆,作家讲它们的前世今生,与它们有关的史料信手拈来,显示出知识储备的丰厚。入选的还有中国作协外联部李晓东主任的《漫步阆中》。这篇散文行文古今,旁征博引,将作家博览群书的学者特质展示于读者面前。
广泛的阅读首先会影响作家,又通过作家的文字影响读者。我在编书和与读者的交流中发现,广大师生非常喜爱这类文化散文。
我最近在编一本关于读书的散文集时关注到徐迅老师谈读书的文章《读书二题》,该文包括“温故”和“反刍”两个小节。在徐迅老师的读书经验里,“温故”和“反刍”是两大法宝。同时,徐迅老师在这篇文章中也于无意间向读者列出了他广博的阅读书单。
我本次行程中正在看著名作家、散文大家鲍尔吉·原野老师的小说《乌兰牧骑的孩子》,遂忽然想到与散文特点和优势相关的问题。乌兰牧骑被誉为红色文艺轻骑兵,而散文也可以称为文章中的“轻骑兵”。从写作上说,大部分散文精短快捷,从内容上说,它既不像小说一样虚构,也不像诗那样含蓄甚至和读者有些隔,它直接,它坦诚,它写法机动灵活,它语言优美生动,因此,它和新的时代和滚烫的生活距离最近,也最易亲和地入驻广大读者的心灵。
我从事散文写作已经有20年了,从千字左右的抒情短章写到万字左右的叙事长文,在不断写作和探索中,慢慢有了一些关于散文创新和个人经验书写方面的一点思考。
今天主要分享关于散文结构方面的思考,请各位大家、老师批评指正。
小说的创作中,比较注重结构的设计,故事从哪里讲起,如何讲,怎么写和写什么几乎被小说家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散文也讲结构,比如我们常见的总分总结构、层进式结构、时间上的直线结构,对比结构等,甚至还包括平行结构、网状结构等等。但是,在书写个人经验的文章中,早年我的创作通常没有太多的结构意识,往往就选用简单的直线结构,我想,这种直线结构也被大多数散文写作者用于个人经验书写的文章中。
在这样的文章里,作者根据时间的推进平铺直叙地写下来,文章成功与否,更多依赖于语言和思想、情感等等。近些年,在创作叙事散文中,我意识到,散文创作,除了个性化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能够构建出一篇好散文,散文的结构设计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叙事类的长散文的创作中,结构过于简单,行文就显得平和滞涩,而一篇万字左右的长散文不可能一直金句频现,那么读者的阅读耐心常常会遭遇挑战。所以,我认为,一篇叙事长散文要想一直抓住读者,除了语言上的考究外,结构上精巧设计,会使得叙事长散文在内容上呈现更多的波折起伏,使得文章内部摇曳一点,复杂一点,动荡一点,而不是一路平顺,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读者的审美体验。这方面,我本人在创作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我的散文《渔网与姑娘》(发表于2019年4期双月刊《野草》)就采用了类似于小说中的复调叙事。
对于传统的直线结构,我在一些叙事作品中,采用了打破传统的线性时间,将时间切成若干碎片,然后重新建筑,既形成结构上的错落映衬之美,同时也增加了叙事文章的起伏和动荡,避免叙述上的单调和过于平稳带来的僵化。对此,有论者认为我在散文创作中使用了时间的幻术。
和小说家相比,散文家的结构意识或者说在结构上的探索和创新不如小说家那么强烈。在散文天地里,大家更看重的是语言,是情感,是思想,是内容上的雅正。这些当然重要。我也认为,结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但有时候,我们若能更好地使用好这一手段,往往能更有力地抵达目的。
我曾听过一场散文家对话,某位散文家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写工厂女工的生活,读者认为这位散文家涉嫌虚构,显然文章中那个“我”不是作家自己,作家对此的解释是用第一人称“我”能够更便捷地在书写中进入主人公的内心,由此又引出了一场关于散文真实性的讨论。对于读者关于真实性的质疑,我想,如果这位作家在这篇散文中采用嵌套式结构,就像小说叙事中那样,那么效果可能会好些。余华的小说《活着》里有两个“我”,第一个“我”是小说的叙述者,那个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的人,第二个“我”是故事中的主角富贵。第二个“我”的故事嵌套在第一个“我”的叙述中,不仅叙述高效,而且流畅,真实感得到增强。我以为,在散文创作中,嵌套式结构对于作家以第一人称身份进入书写他者个体经验会提供很好的支撑。
因此,我认为,精心设计好散文的结构,创新散文的结构,不仅能使个人经验书写的叙事文章给读者带来更多的阅读兴奋、审美享受,也能帮助解决散文创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使散文创作变得更灵活,更自由,更具新面貌,形成独具审美价值的散文叙事。
如果语言是散文的肌肤,情感和思想是散文的灵魂,那么,结构便是散文的血脉与骨骼。在草木茂盛的大森林里,一只老虎或狮子骨骼高耸走下山坡之时,那么它的皮毛那一刻在阳光下泛出的光泽一定不同于它平躺卧睡在山洞时的颜色。好的结构会增强语言的光泽度。好的建筑构架,会把灵魂撑得更加巍峨。
在汉语里面,“乡愁”主要是指瓢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对故土的思恋情怀。在西方,“乡愁”和“怀旧”基本上是同义词。乡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涵义。
乡愁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照,除文学以外,从哲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传播学等方面都可以进行研究。
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乡愁”似乎带有民族文化的体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长期的农耕文明使我们中国人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乡土意识,常常是人在外而心在“家”。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敛性的特点,这种内敛性又强化了民族的乡土情结,使乡愁的味道更浓重,更悠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愁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就像美国学者斯诺所说,本世纪以前,“‘社会变化’慢到一个人一辈子都看不出什么。现在,变化的速度已经提高到我们的想象力跟不上的程度”。这样的变化,使得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被边缘化,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逐渐成为主流。在这种背景之下,个人化的乡土记忆被强大的家国叙事所覆盖。这就是乡愁的时代性变化。作为文化来说,乡愁具有抗拒遗忘、珍惜传统、不违初心的文化价值,把它运用于学校教育、学生教育是有积极意义的。
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乡愁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情感形式,也是文学的一个审美范畴。用文字把这种情感抒发和表达出来,那就是文学的事情。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乡愁多是具有个人化特征的情感体验;到了新的历史时期,乡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和时代潮流。因此,乡愁也就超出了文学的意义。
中国文学中的乡愁,离不开中国人对时代变迁和乡土传统的追问和审视。而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我们将如何追问和审视、如何体验和感知乡愁呢?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随着家乡的模糊甚至消失,我们的乡愁还能留住吗?“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想象中的橄榄树还有吗?“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传统社会家中的自由、烈酒和问候在哪儿呢?
“五四”以来的乡愁散文,具有多向化发展的走向,作者将内心的原乡情怀转化为风格各异的乡愁书写,形成特色鲜明散文类型。进入新时代以来,乡愁散文的创作更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由精英书写走向大众书写。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乡愁散文创作和传播又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作者队伍更加广泛,传播方式更加多元,传播速度更趋快捷,使得乡愁散文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乡愁散文在诗情审美、历史洞见与文化智性的多重维度下呈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展示民间文化缤纷强劲的生命力,为散文创作提供了新的艺术路径与价值追求。
乡愁散文从自然天地、人生阅历、品格性情的记述由外及内,渐渐走向心灵对话,不仅是对自我生命的回顾,也是对精神生命的升华,使每个人更好地在精神上、灵魂上皈依故乡。
乡愁散文越来越重视其文化意蕴,具体表现在这样几方面:第一,追求乡愁里的文化情思。“故乡”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时空概念,而是一个抽象的文化概念。第二,追求乡愁里的文化传承。文化乡愁在表达情思的同时,也会构建起本民族的文化记忆,肩负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根植在作者的作品中,这种传承也是文化乡愁的内在灵魂。第三,追求乡愁里的文化自信。文化乡愁作为一种怀旧、回归的文化意象,总是会有形无形地渗透在现代民族意识的自我强化与塑造中。在散文里,乡愁可转化为一种油然而生的文化自信,字里行间可渗透对中华文化的欣赏与自豪,饱含某种文化精神。
在写法上,乡愁书写是非常灵活的,因为它没有什么范式。鲁迅早就说过,散文其实是大可随便的。作家铁凝说,散文里没有规矩。中国古代的散文是非常宽泛的,只要不是韵文的,都是散文。五四时期,文体归类,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散文”,也就是与小说、诗歌、戏曲相并列的文体。但在写法上,散文又非常灵活。在自媒体时代,有很多自我情感的表达,有很多私人化的书写,长短不一,写法各异,他们的作品肯定不属于经典散文,他们也不属于作家之列,但他们的文字应属于文学的范畴。就乡愁散文来说,许多人的有感而发,许多人的真情叙述,丰富了乡愁散文的内容。在书写乡愁的大军中,既有专业的精英写作,又有业余的大众书写,他们谱写了新时代乡愁文化的历史画卷,值得我们珍视。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