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新闻通讯事业是伴随着近代报纸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曾长期为外国通讯社所控制。1913年起北京陆续出现一批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开始了北京新闻通讯事业的尝试和探索。除了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创办的新闻编译社之外,毛泽东创办的平民通讯社也是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通讯社。
早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前,党的一些早期革命者就曾通过创办通讯社开展革命活动,1919年12月毛泽东同张百龄、罗宗翰等在北京创办平民通讯社,配合他和何叔衡等领导的湖南各界人民驱除军阀张敬尧运动,通过驱张宣传,平民通讯社声名大振,最终张敬尧被逐出湖南。
1918年3月,军阀张敬尧进驻湖南任督军兼省长,在湖南实行残暴统治,使湖南民不聊生,怨声四起。1919年2月初,因日本军队在福州制造震惊全国的福州惨案,长沙学生举行集会,并焚烧日货,遭到督军兼省长张敬尧的野蛮镇压。毛泽东、何叔衡等及时领导湖南各界人民开展了驱除张敬尧运动。
1919年12月,以毛泽东为团长的湖南驱张请愿团到达北京,请求政府撤换湖南都督张敬尧。为了揭露张敬尧的罪行,争取各界同情和舆论支持,在毛泽东的倡议和主持下,请愿代表团在北京创办了平民通讯社。毛泽东担任社长,撰写文章,发表通电。在北京,毛泽东住在南长街99号福佑寺后院,平民通讯社就设在这里。
从12月22日起,该社每日发布150余份油印或者石印的驱张新闻稿,不收稿费,分送京、津、沪、汉等地报纸。这些稿件大多由毛泽东撰写,记载了请愿团在北京的具体活动以及张敬尧的种种罪行,被北京《益世报》《惟一日报》《京津泰晤士报》、上海《申报》、汉口《大陆报》《正义报》等采用,各报据此揭露张敬尧的罪行或发表评论,产生了广泛影响,对驱张运动胜利起了重要作用。3个月后,张敬尧被逐出湖南,平民通讯社胜利地完成了驱张任务。1920年4月,毛泽东离京赴上海后,平民通讯社由罗宗翰主持,到年底停止活动。
在毛泽东创建平民通讯社的时候,我国通讯社事业尚处于初创阶段,各地相继创办的一批通讯社,多为综合性、地域性、行业性的类型,像毛泽东这样为驱张运动而建立专题性的通讯社,在通讯社发展中还是较为少见的。而且一个小小的通讯社,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强大的舆论声势,取得反军阀斗争的胜利成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通讯社在社会上已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新闻史(1421—1949)》)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