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浙江大学举行敦煌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常书鸿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

2024-04-11 09:41:59   

4月10日下午,敦煌学泰斗常书鸿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常书鸿先生之子常嘉煌先生及其亲友代表和相关专家,浙大师生、校友代表相聚浙江大学紫金港,共同见证常嘉煌先生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浙江大学敦煌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常书鸿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同日举行。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致辞,并向常嘉煌颁发捐赠证书。副校长黄先海主持捐赠仪式。常嘉煌与浙大教育基金会、档案馆签署捐赠协议,并进行捐赠品交接。

 

 

杜江峰对常书鸿、李承仙夫妇及常嘉煌先生为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及对浙江大学的关心支持表示敬意和感谢。他说,常书鸿先生盛名远扬、德高望重,是我们深深敬佩的师长前辈、艺术泰斗。作为敦煌文物保护与敦煌艺术研究事业的奠基者,常书鸿先生不畏艰辛,全心全意守护敦煌艺术,以满腔热忱、毕生心血书写了令人敬仰的“莫高精神”,开创了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和弘扬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杜江峰表示,作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学术积淀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始终致力于弘扬传承中华文化,推动学术研究和创新。学校高质量完成了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整理编纂了“中华礼藏”“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等重大文化典籍,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传统魅力。与此同时,浙江大学也是享誉世界的敦煌学研究中心之一。在常书鸿先生“莫高精神”的激励下,在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等前辈的引领下,浙江大学在敦煌语言文字研究、敦煌文献整理、写本学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通过数字化保护和传播,让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焕发新的光彩。今天,常嘉煌先生捐赠的这些珍贵照片、音像制品、手稿等物品,不仅承载着常书鸿先生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智慧,同时也将极大地支持浙江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敦煌艺术和探索中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我们将妥善保管这些珍贵的捐赠物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深入开展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我校在艺术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常嘉煌将一件件手稿、一张张照片、一盒盒录音带等物品转交给学校档案馆,深情讲述了这些捐赠品背后的故事。他表示,浙江永远是父亲最亲爱的家乡,他生前曾经多次回到母校,举办敦煌文化讲座和个人画展,还与母亲李承仙一起,为母校创作大幅油画“攀登珠峰”,表达对家乡的依恋之情和对母校的一片赤诚。常书鸿和李承仙这两位“敦煌痴人”不仅是敦煌守护者,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此次将父母亲的相关物品和敦煌研究资料捐赠浙大,希望能为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与保护事业及浙江大学的文化育人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在当天举行的敦煌研究学术研讨会上,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涌泉,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历史学院教授刘进宝,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陈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思想史与绘画研究中心主任毛建波分别围绕“常书鸿先生、姜亮夫先生引领浙江大学的敦煌学研究”“常书鸿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壁画山水图像中的画史寻迹”“常书鸿艺术成就与敦煌保护”作主题报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常书鸿先生坚定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与会人员围绕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学术价值,交流展现了浙江大学在敦煌学研究领域的深厚底蕴和丰硕成果,并就未来研究方向做了有益探讨。

 

常书鸿、李承仙夫妇在研究、创作敦煌艺术(1987年常嘉煌摄)

 

常书鸿(1904年4月6日—1994年6月23日),中国现当代油画家、敦煌学家、艺术理论家。

“常书鸿是中国敦煌学的奠基者和敦煌文化事业的开创者,他十载寒窗留洋,半个世纪苦旅敦煌,为中国艺术发展、为中国文化事业走向新的世纪奋斗一生。他从‘为艺术而艺术’走向‘为生活而艺术’,而后倾注全力献身于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与保护事业。他一生所爱,只在敦煌。他,是当之无愧的‘敦煌守护神’。”(《人民艺术家》评)

《长三角》杂志社常务副社长赵毅、杭州工作站站长龚阿玲应邀出席了活动。(陆兴华 卢绍庆)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夯实故宫文化遗产的四梁八柱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