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赣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和赣州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明确路径聚合力
2023年10月25日,“瑞兴于”红色旅游联盟联合线路产品(深圳)推介会在深圳举办,来自深圳市、瑞金市、兴国县、于都县的文旅部门,红培研学机构、旅行社以及媒体代表等,感受“瑞兴于”红色旅游资源的风采。“瑞兴于”组建红色旅游联盟,充分发挥三地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形成合作,扩大影响,打造红色旅游集聚区,助推赣南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红色是赣州最鲜明的底色。赣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推动赣州市红色旅游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优化红色旅游发展布局、推动红色旅游产品创新、打造红色教育培训品牌、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推进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强化红色旅游要素保障6项主要任务,着力构建以瑞金为龙头,兴国、于都为重点,宁都、石城、寻乌、会昌、安远、大余、信丰等地多点支撑的“1+2+N”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格局;从加快场馆展陈创新、景区项目开发、演艺项目创作等创新红色项目建设入手,丰富红色旅游;积极打造红色教育培训品牌,高标准推进江西瑞金干部学院扩容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强师资力量,提升办学层次,设计经典红色培训精品课程,做旺瑞金红色培训市场,进而带动赣州市红色旅游突破性发展,使之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有力支撑。
赣州还出台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编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规划》《赣州市发展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建设保护规划》等规划,系统谋划红色旅游布局,打响“红色故都”“长征出发地”等品牌。
整体保护做示范
“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持续深化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改革,讲好红色故事。”3月10日,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瑞金市委书记尹忠说。
瑞金拥有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资源。近年来,当地依托丰厚的红色文化遗产,探索“革命旧址+数字科技”互动模式,用好用活革命文物资产资源,塑造不受地域限制的红色基因传承空间;通过统筹推进馆藏文物保护数字化系统建设,引入智能讲解员、AR(增强现实技术)导览系统、VR(虚拟现实技术)游戏等数字化科技,开发了一批深受游客欢迎的研学产品;创新“纪念馆+公司”管理模式,形成统一指挥、步调一致、高效运转的管理体制;还探索“政府+社会”融合发展机制,盘活景区外的革命旧址资源,推动其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打造了“共和之根”叶坪村、“饮水思源”沙洲坝村、“长征第一村”丰垅村等51个红色名村,助推当地群众增收。
2023年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现场,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的“南国烽烟举红旗——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历史陈列展”入选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赣州市博物馆的“奋进新时代 书写新荣光——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成就展”获得“优胜奖”。
据悉,赣州共有各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413处511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67个点、省级115处144个点、市级33处34个点、县级249处266个点,同时有205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列入了省级革命文物名录。全市已登记的可移动革命文物15493件(套),红色标语3339条,有7家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赣州瑞金市、于都县成功创建江西省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
红色文艺撼人心
90年前,中央红军8.6万余名将士从于都集结,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于都打造的大型红色文旅史诗剧《长征第一渡》以长征为主题,再现了那段艰苦而辉煌的长征岁月。该剧舞台装置科技含量十足,整个舞台近乎360度的旋转、倾斜,为剧中情节提供了紧张、逼真、惊险、刺激的氛围。特别是强渡大渡河时舞台中央奔涌而出的浪花,几百吨的水滚滚流动,让人直呼精彩、逼真。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艺术让观众身临其境,也让这部剧不断“出圈”。
赣州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作生产了一大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精品。重点创排了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一个人的长征》等一批大型舞台艺术精品。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在北京、深圳、长沙、武汉、南京、杭州等地巡演。大型红色文旅史诗剧目《长征第一渡》于2023年3月23日在长征大剧院首演,截至目前,已演出200余场,观演人数近12万。
今年春节期间,江西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区八方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客流量列全省闸机类景区第一。据统计,2023年,该市红色旅游总人次4193.89万人次,同比增长27.15%;实现收入443.73亿元,同比增长22.63%。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赣州红色旅游峥嵘初露。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