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堤是山东沂蒙山区一个较大的村镇。它坐落在群山之中,四周峰峦起伏、峡谷纵横,由于自古交通不便,是个相对闭塞的地区。1938年8月,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入驻使它声名大振。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长时间驻扎在岸堤,因此又被称为岸堤干校,它在一年多时间里培养出3000多名军政干部,成为山东革命干部的摇篮。
在抗日烽火中诞生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于1937年10月初从德县入侵山东,并一路南下。国民党军队稍战即逃。面对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山东地方组织毅然挺身而出,担负起领导山东人民抗战的重任,在山东全省发动了十次大规模的抗日武装起义,建立起数十支人民抗日武装,抗日烽火燃遍齐鲁大地。但是,这些部队的兵员大多为农民和争取过来的地方武装,战斗经验不足、政治素质不高。要想进一步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沉重打击敌人,提高抗日军民的政治、军事、文化素质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1938年5月,郭洪涛受党中央委派来到山东,任山东省委书记。5月下旬,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郭洪涛任边区省委书记。此时,随着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日益扩大,干部缺乏问题更加突出。在郭洪涛提议下,边区省委决定成立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1938年6月,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以下简称“干校”)创建,边区省委宣传部部长孙陶林兼任校长。
干校没有固定的校址,建立后一直随省委机关行动,从新泰南鲍庄到蒙阴大庄、肖家峪,再到费县仲村、滕县善崮村。由于遭到滕、峄一带地主豪绅的联合围攻,边区省委决定挥师北上,回鲁中区创建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1938年8月,干校随边区省委机关到达岸堤,从第二期培训班开始,一直驻扎此地。
干校第一期学员200余人,毕业后奔赴全省抗日战场。在他们的影响下,第二期招生简章一经下发,苏鲁豫皖边区的进步青年、小知识分子、青年农民闻讯莫不欢欣鼓舞,想方设法前往求学。第二期原本计划招收400人,结果招收600余人。学员来自苏鲁豫皖边区各地,有八路军游击队、地方政府、群众团体的干部战士,也有城市工人、流亡学生、农民、商人、店员,有40多岁的中年,也有十四五岁的少年。
干校设有大队、中队和分队。在一、二期时,设立军事、政治、民运3个中队,讲授内容主要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群众运动、游击战术等等。没有专职教员,一般由省委负责同志授课。后来又陆续增设了青年队、妇女队、地方武装队、教育队和财经队等。课程设置增加了马列主义课程,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等,也逐步增加了专职教师。
艰苦的学习生活
干校诞生于动荡的战争环境中,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刚成立时,干校随边区省委到处转移流动,学习生活环境非常恶劣。由于经费给养没有着落,学员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虽有一台油印机印讲义,但蜡纸、油墨、纸张非常紧缺。当时蜡纸、油墨质量不太好,白天天热蜡纸容易溶化,他们就改在夜里印刷,并且印上几张就要朝蜡纸上吹吹冷风。
到了岸堤后,虽然生活、学习环境比较安定了,但办学给养无法保证,经济条件仍然十分困难。干校只能给学员提供最低的伙食和学习材料。宿舍里是清一色的地铺,薄薄的铺草上面铺一张席子,学员每人一床薄被,有的还要两人合盖。天气实在太冷了,总务处才发给一些烤火用的木柴。夏天没有蚊帐,蚊虫肆虐,同学们就到山上割艾蒿,拧成绳索晒干,点燃起来驱赶蚊虫。晚上,以班为单位围坐在一盏豆油灯下学习讨论,灯油也常常短缺。吃饭是靠募捐些地瓜干或带皮的高粱煎饼,有时募集不到饭食,学员就只能饿肚子。校门前的汶河是学员们的洗浴盆,在滴水成冰的寒冬季节,学员们砸开冰块洗脸、洗衣服。尽管学习条件简陋、生活艰苦,学员们都没有叫苦,没有退却。
活泼向上的校风
岸堤干校是延安抗大式的学校,秉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学校始终处于积极活泼、昂扬向上的氛围之中。
干校设有救亡室,组织学员开展体育、文化、娱乐等各种课外活动。救亡室设有墙报组,墙报内容由学员创作,内容结合时势,形式生动活泼,有政论散文、快板诗歌、漫画等等。各队还有娱乐组,经常编演各种文艺节目,学唱抗日歌曲。当时,在干校唱革命歌曲蔚然成风,整个校园歌声嘹亮,生机勃勃。唱歌还是组织动员群众的手段。1938年9月,干校为纪念九一八事变7周年,组织民运队到岸堤集上演唱《流亡三部曲》,歌词句句扣人心弦,赶集的老百姓抑制着悲愤的情绪,全场鸦雀无声。突然,人群里迸发出“誓死不做亡国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吼,群情振奋,当场就有数人要求参加八路军,报国杀敌。
每个星期六晚上都要举办一次文娱晚会。此时各队救亡室的娱乐组得以大展身手,纷纷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登台亮相,有话剧、歌剧、快板、京剧、乐器演奏等。更有人擅长当啦啦队,使得会场气氛非常活跃,歌声一阵接一阵飘向远方,团结奋斗的氛围在校园里越来越浓厚。
投身反“扫荡”斗争
1939年5月下旬,日军飞机经常飞临岸堤上空进行轮番轰炸。山东分局发来指示,要求干校留下来,以岸堤为中心,就地坚持反“扫荡”。全校干部、学员编为二、四两个大队,进入边学习边反“扫荡”阶段。
很快,二大队与日军有了第一次“交火”。一天,二大队大队长崔兰亭率领小分队埋伏在汶河南岸。此时,日军在对岸向东推进,双方隔河相距不过三四百米。武装小分队瞄准日军打了几个排枪,三四个日军倒下了。对岸的日军大喊大叫,集中轻重机枪和掷弹筒,向汶河南岸疯狂射击。眨眼间,一片片的高粱被机枪削断了,炮弹在学员们身后的高粱地爆炸,把一人多高的高粱和泥土掀起五六米高,学员们都变成了土人。日本兵炮火虽然猛烈,但此次进攻不久就撤走了,所幸学员无甚伤亡。
为有利于反“扫荡”,干校决定进一步精简人员,将部队缩编为两个中队。在反“扫荡”的40多天里,两个中队在南墙峪、岸堤一带隐蔽活动,与各区、乡武装紧密结合,协同作战,打击了日伪军,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同时广泛发动群众,扩大民兵组织,壮大地方武装,组织乡村政权,促进了抗日根据地建设。
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举办5期培训班,培养党、政、军、民干部3000余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干部学员中很多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干校第二期学员,来自日照的范干民1938年底结业后,返回家乡开展抗日工作。1941年3月2日晚,范干民同50多人在黄墩村开会,敌人突然袭击,包围逮捕了与会人员,并用铁丝拧住范干民的锁子骨。为防其越狱,还在范干民的小腿上楔入铁钉,对他进行百般折磨。范干民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同年8月壮烈牺牲,年仅27岁。
济南商会会长辛葭舟率领三个子女投身抗日洪流,大女儿辛锐、小女儿辛颖、儿子辛曙明都是第二期干校学员。其中,辛锐多才多艺,1941年3月担任山东省妇救会姊妹剧团团长,并与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结为夫妻。同年11月底,辛锐、陈明在大青山突围战中双双英勇牺牲。辛曙明在第二期培训班结业后,先后任南沂蒙县青救会干事、县委青委书记等职,1942年农历十月初五,在莱芜县反“扫荡”中壮烈牺牲。
为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加强干部培训工作,1939年8月下旬,岸堤干校改建为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1940年3月,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并入抗大一分校。
(作者分别系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山东省方志馆编辑)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