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期间,除许昌的六次拉锯战外,为保卫人民胜利果实,和国民党军还曾发生过多次反复争夺的经典战例。比如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双方你争我夺、反复拉锯,在3年时间里,国民党军曾3次占领营口,我军则4次解放营口,并最终使营口人民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营口位于辽河口,西靠渤海湾,是东北重要的战略海港,是东北和沈阳的海上门户,位于沈阳、旅大、锦州三点之间,水陆交通方便,地形平坦,大兵团从这里登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一方面通过玩弄“和谈”手段,与我党我军进行“交涉谈判”;一方面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迅速抢占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在东北,国民党军就盯上了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重地。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早在抗战刚刚结束的1945年9月,八路军冀热辽第十六军分区七十二团在营口成立,壮大了中国共产党在营口的武装力量。不久,由中共营口市工委和特派员办事处组织群众,接收了伪市公署和伪警察局。伪市公署改为营口市民主政府,下设相应办事机构,张霖任营口市民主政府市长。至此,营口市迎来了第一次解放。
11月,国民党军在美国军舰的护送下曾两次前来交涉“接收”,被解放军严词拒绝,美蒋人员只好悻悻而归。
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第五十二军二十五师依仗其美式装备,侵占了营口,我方根据中央“撤出城区、控制乡村”的政策,主动撤出营口。1月13日,国民党第二十五师主力奉命前往抢占沈阳,只留下第七十三团一个加强营及团部留守人员守备营口。东北人民解放军二纵政委彭嘉庆和司令员吴克华深感营口地理位置重要,事关战略全局,遂决定趁敌不备重新夺回营口。解放军发起攻击后,国民党守军用麻袋装雪在营口市外空地上堆成一个一个的防御工事,企图用来阻止解放军前进。招数失效后,只好全部退到伪市公署大楼内,负隅顽抗。经过5个小时战斗,二纵全歼国民党第五十二军二十五师一个加强营和团留守人员,营口市第二次解放。
1946年4月1日,国民党第七十一军八十八师和第九十四军五师进攻营口市。中共营口市委提出暂时放弃城市、保存力量、争取最后胜利的策略,营口再次沦陷。
1947年起,东北民主联军相继解放了辽阳、鞍山、海城、大石桥等地,将营口封锁包围。从7月开始,中共东北局辽南军区司令吴瑞林等派人经过多次协商、谈判,于1948年2月25日成功策动驻守营口的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军暂编五十八师师长王家善等人发动起义。起义当日,王家善借召开紧急城防会议之机,逮捕了国民党营口市党政军主要负责人,并协同解放军消灭了拒不投降的国民党残余部队,还将炮弹40万发、子弹300多万发等大批军用物资移交给解放军。营口市第三次解放。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打响。为了将营口作为海上退路,24日,国民党第五十二军再次占领营口。为避免正面冲突,中共营口市委和政府机关主动撤出市区。
10月26日,东北野战军总部命令九纵从大虎山地区南下,经台安于海青湾东渡辽河,切断敌南逃之路,并拖住逃向营口的第五十二军,待七纵、八纵赶到后再行围歼。九纵急行军五天,最后一昼夜一气追击230里,终于在10月31日赶到营口附近,拦住了正企图由海路逃跑的国民党第五十二军。11月1日,九纵司令员詹才芳命令部队不顾疲劳投入战斗,对营口之敌实施弧形包围,并以一个营掩护重炮团,进至营口以北,以火力封锁出海口。11月2日晨,詹才芳发现敌有登船逃跑迹象后,遂决定不待七纵、八纵赶到,九纵即单独向营口之敌发起进攻。九纵经过一天的激战,消灭了国民党五十二军第二师五团、六团大部,第二十五师1个团及军直属运输团大部,营口市获得第四次解放。登船逃跑的敌人,遭到我炮兵射击,一艘运兵船和22艘帆船被击中。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