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导 萧放    2024-03-26 11:34:28    《人民周刊》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作为流传历史最久、流传地域最广、过节人数最多的中国节日,以辞年礼俗、团年礼俗、拜年庆贺与迎春礼俗组成的年俗长卷,绘就了春节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导萧放在演讲。本刊记者  付冰冰摄

 

辞年礼俗,

调整、巩固、增进人际关系

时间在四季中流转循环,但并不追随旧轨。如何在四季循环中安排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拥有强烈时间意识的中国人,发明了一系列年节礼俗作为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

作为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年以除夕夜与新岁凌晨为中心,包括除夕前、除夕夜、新年三个时间段。围绕着这三个时间段,形成了三大年节礼俗:辞年礼俗、团年礼俗、拜年庆贺与迎春礼俗。

腊八之后就进入了年。旧的一年即将过去,人们把所有关系进行梳理,通过送礼、慰问、聚餐的方式表达感谢、感恩,对一年来各种人际关系进行调整、巩固与增进,这个习俗就是辞年礼俗。辞年礼俗以馈赠礼物、岁末聚饮、祭祀神灵、清洁环境为主要内容。

中国人特别强调相互之间给予物质和精神温暖的时间点。辞年之际,通过馈赠礼物的方式,给予一些遇到困难的亲人以支持;到了年底,人们会从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开始清洁周边环境,同时给自己剃头、沐浴、更衣,清洁自己的身体;完成净化仪式后,人们会祭祖,这是春节文化的核心。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够看到,中国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的民俗特别强调伦理,特别强调对老人的尊重。

有些民俗格外重视老人、重视长辈。例如,中国的民俗认为,节气转换、新旧时间转折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身体羸弱的老人的健康遭受损害。所以,在过大年时,人们会给老人买新鞋,寓意让老人能够穿着新鞋走更远的路。这是中国的伦理传统,也是中国文化的鲜明特点。

团年礼俗,

体现中国人价值观

团年和守岁的民俗是年节仪式的关键环节。在中华传统文化里,中国人对家特别重视,对家有特别的情感。在中国人的情感里,家和国是一体的、同构的。因此,过年回家吃一顿团年饭,是值得特别肯定的年节习俗,也是中国人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年夜饭是凝聚中国人家庭情感与信仰的精神大餐。一家人在祖宗牌位面前聚餐,按照民俗习惯,这顿特别的团圆年夜饭的第一道菜、第一碗饺子要献给祖宗,以此追怀传统,追怀历史。

改革开放40余年,我们积累了非常丰厚的物质基础,但年夜饭的社会功能和精神功能依然有它的价值。年夜饭不仅满足口腹之欲,更是精神的圣餐。

每一道出现在年夜饭桌上的菜品都具有象征意义。比如,年夜饭的餐桌上一定会有鱼,表示年年有余,以及对未来丰收的期待。除了鱼之外,还会有红枣、丸子、豆腐、韭菜,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长长久久。有些地区的年夜饭还会有干马齿苋、干茄子之类的菜,寓意平安福乐。菜品虽然很普通,但是人们吃年夜饭的时候,每个人必须尝一筷子,寓意未来会有幸福生活。

吃完年夜饭,就到了发压岁钱的环节。发压岁钱是团年礼俗之一,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年是新旧时间交替过程中的转折。人们认为,在节气交换的转折时间段里,内心不易安定。为了抚慰心灵,此时需要一个让人们能够得以安定的习俗与仪式,从而顺利平安地度过这个关头。这个仪式就是发放压岁钱,通过发放压岁钱的方式压住不安,让小孩在未来健康成长。从前的压岁钱是象征性的纪念币,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后,人们开始用流通的货币作为压岁钱发给儿童。

吃了团圆饭、发了压岁钱之后,就到了守岁环节。守岁是指人们通宵达旦守护新岁的到来。隋唐之后,守岁礼俗成为全国通行礼俗。

 

国图讲坛听众提问。本刊记者  付冰冰摄

 

三种年节礼俗,

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

度过除夕夜之后,人们便迎来了新年。此时进入第三阶段的年节礼俗——拜年与迎春。

拜年包括拜祖先、拜长辈、家族互拜等。拜年时,人们一定会带一份礼轻情意重的拜年礼。

与拜年庆贺同样重要的礼俗是迎春礼俗。自汉武帝以夏历正月为一年岁首时,农历新年和立春往往相继而至,迎新年和迎春的礼俗往往合二为一。

这时,人们会贴春联、吃春饼、饮春酒。“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杜甫《立春》一诗中的“春盘”,指的就是春饼。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统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交流情感的节日,生动地呈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对家的重视,对人际伦理的重视,对他人的关爱。

以时间更新意识为动力的年节礼俗构成年节习俗的骨干,通过辞年礼俗、团年礼俗、迎春礼俗这三个环节,融入了中国人的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把信仰和祭祀、自然与社会、家族与国家相互连结,融为一体。传承这些严肃、丰富的年节礼俗,不仅是恢复传统、继承传统,也是我们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的贡献。

(本刊记者付冰冰整理,国家图书馆李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人民周刊》2024年第3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3期

上一篇:列宁主持《火星报》工作时期开创并延展的党报思想(中)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