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动人的旋律,唱响共富的歌声。表演唱《群文人》、歌曲《小小早点摊》将生活小事娓娓道来;男声独唱《胡杨河》讲述戈壁荒漠变身锦绣绿洲的故事;器乐《丝路回响》、歌曲《梦里梦外都想你》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3月11日至16日,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采风创作与新作品交流活动在浙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群文音乐创作者用音乐唱响美好生活。
浙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源地之一,1914年,在西子湖畔,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设音乐课。一百多年来,著名音乐家顾西林、周大风、施光南等在这里留下足迹,一批深爱音乐、怀揣理想的年轻人从这里走向世界。
交流活动中,由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文化馆馆长孙杰作词作曲的表演唱《群文人》在现场引发共鸣。这件作品的演员平时是烤肉店厨师、面包车司机、电力公司职工,舞台让他们成为“明星”。
“莫惊,风再大浪再大,要记住方向,手中的渔灯,照你归航……”广东茂名青年词曲作家薛永嘉的歌曲《莫惊》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莫惊’意思是‘不要怕’,改编自疍家人口口相传的古老歌谣。希望用这首歌曲诠释疍家人不惧风浪、坚忍不拔的精神。”薛永嘉说。
“小小的温暖就藏在这烟火间,人来又人往在这小小的早点摊,努力的人啊总会被生活祝愿……”宁波海曙原创歌曲《小小早点摊》将早早出车的司机、送孩子上学的父母、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之间的故事浓缩在平凡的早点摊里。“一物一景,一饮一食,温暖人心,这是一首词曲俱佳的好作品。”原空政文工团创作室主任车行表示。
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秘书长修骏表示,参加活动的既有充满深情的爱国主义主题作品,也有风格多变的世界民族多元音乐作品,充分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委员会顾问、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姚峰说,活动推动建立了多个学习型团队,力求接轨国际,进一步提升群文音乐艺术审美与美育水平。
活动期间,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委员会成立大会也同期举行。“音乐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的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音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李宏表示,群文工作者要兼顾好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群众性、普适性和引领性,努力创作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艺术作品。“希望通过平台搭建,广泛调动和凝聚全国群文音乐领域的优秀力量,打造一支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音乐骨干队伍。”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委员会名誉主任顾春雨说。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李新芳表示,将在中国群众文化学会指导下,统筹资源、汇聚力量,全力支持音乐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助力音乐委员会品牌打造,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在多日的采风创作交流中,各地群文工作者表示,将广开思路,力争打造贴近时代脉搏、走进群众生活、彰显时代风貌的艺术精品。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委员会主任伍嘉冀表示,将自觉融入文旅发展大局,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民众素质、满足群众需求,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和繁荣。
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委员会“落户”浙江,是浙江全域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浙江群众音乐精品创作成果丰硕,曾连续多年荣获中宣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亦形成了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群众音乐品牌赛事:浙江省群众音乐大赛已举办22届;长三角流行歌曲大赛已举办两届,每届线上线下服务人次均破千万。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在推动群众音乐事业繁荣发展方面也进行了不少探索。“浙江省文化馆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运用‘百馆联动’协同发展的理念,推动新时代文化馆创新发展。”浙江省文化馆馆长、党总支书记阮静表示,依托浙江省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联盟和“浙艺少年”“美育青苗”等品牌,盘活全省群众音乐师资,辐射带动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文艺爱好者;推动“文化特派团”将优质音乐资源向山区26县倾斜,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研发“线上+线下”双师课程,把优质音乐教育资源传递到群众身边;依托“乐绘江南里——中国浙江民歌海外云展”等,推动民歌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舞台。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