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光山县砖桥镇有一处宝贵的红色资源——“王大湾会议”会址。会址为清代建筑,融鄂豫皖三省建筑特点于一体,是一处典雅别致的民居群。阳光灿烂的初春,我来到这处红色旧址参观。听着讲解员的介绍,看着那一件件文物,我的思绪仿佛走向历史的深处,走进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1947年夏天,刘邓大军遵照党中央命令,千里长驱,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一路长途跋涉、昼夜兼程,进入大别山后,部队遭遇敌人重兵追堵、水土不服、路况不熟、给养不足等诸多困难。少数官兵有了畏难情绪,士气低落、纪律松散,甚至有个别人偷拿群众物品。部队迫切需要整顿思想,严明纪律。9月底,部队强渡汝河后,进行短暂休整,刘伯承、邓小平及时召开了重要的王大湾会议。
如今的会议旧址,静谧安详,来参观的人们神情庄重、脚步轻轻。其实,当年这里曾发生过一场火药味极浓的思想交锋。那一天,一向性格温和的刘伯承司令员讲话很严厉:“1个月来,付出了点代价,就仿佛革命没了前途了,这些同志是目光短浅!”
会上,刘伯承、邓小平严肃批评了部队存在的错误思想,让与会者受到深深震撼。这次会议着重整风肃纪,及时纠正了当时部队存在的纪律松弛、作风涣散等问题,使部队很快凝聚了军心、鼓起了斗志、赢得了民心。
“军纪者,军队之命脉也。”我军历来以纪律严明闻名于世。在我军建设初期,毛泽东同志就为我军制定了“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的三项纪律和“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的六项注意,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无论是部队出发时的纪律教育,还是征途中“王大湾会议”专题研究纪律问题,都对纪律强调得极细、抓得极严,尤其重视群众纪律。部队每次出发前,邓小平一定要派人问一问,司令部借住的农舍门板上好没有、水缸挑满没有、稻草捆好没有。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留下了许多遵纪爱民的感人故事。李德生将军在《李德生征程忆怀》一书中,就讲过其中一个故事:一天夜里,下着大雨。有一个班的战士在老乡屋檐下过夜。战士们浑身淋湿,冷得发抖,但没有一个人违反纪律,到天亮也没有进屋。
“慈不掌兵”是一句广为流传的统兵古训,其意兵无令不行,将无威则乱,故掌兵者,必威大于慈。刘伯承、邓小平治军甚严、绝不含糊。当时司令部警卫团一名副连长,从一个店铺拿走了花布和粉条,被公开执行枪毙。对此,有人不理解,也有人为之求情。但这种近乎严酷的做法,反映的却是深刻的道理:只有严格执行纪律,纪律才有意义;只有严明军纪,才能争取群众;只有争取群众,才能赢得胜利。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把纪律挺在前面,在“王大湾会议”进一步严明军纪后,各级坚持不懈抓纪律、正作风。于是,部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很快在大别山站住脚。当地老百姓积极主动为部队带路、提供军粮、照顾伤员、协助侦察敌情……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坚决维护群众的利益,这样的军队必然能汇聚起“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力量,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纪律好,如坚壁”。对于一支军队来说,纪律是克敌制胜的战斗力、内部团结的凝聚力、防止思想受侵蚀的抵御力;对于一个人来说,遵规守纪体现政治荣誉、党性觉悟、人格魅力。今天,我们踏上新征程,作风建设仍在路上。越是环境复杂、任务紧迫,越要从严治军、从严执纪,让纪律“生威”“带电”,方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战斗力。这正是“王大湾会议”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