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规模的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系统全面学习、总结了党的历史,传承、发扬了党的成功经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思想理论基础,也为党史学习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毛泽东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到达陕北后,这里便成了中国革命的中心。短时间内,大量来自全国各地各阶层的新党员以及国统区和敌占区数以万计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进入革命队伍。党员人数由抗战初期的4万人增加到1940年的80万人。这些新党员、新干部满怀革命热情,但不了解党的历史和国际共运史、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理解,更缺少革命斗争的经验。基于抗日战争和边区根据地建设的需要与党员干部自身素质现状的矛盾,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党员在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为中国革命凝聚强大的战斗力,势在必行。
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向全党发出“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的口号,他说:“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会后不久,中共中央设立干部教育部,建立在职干部平均每天学习两小时的制度。对干部类别、教育方针、学习方法、经费保障等问题作出明确指示,先后颁布《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等,明确各学校的定位和办学要求。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10月,苏联出版发行斯大林倡议并亲自参加编写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迅速传到延安,党员干部争相传阅。朱德曾讲:“延安给山东送去一二百本《联共党史》,但是他们只收到七本,为什么呢?半途上你一本我一本地被抢光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不仅成为延安学习运动的重要文献资料,也为中国共产党总结自身历史提供了借鉴。受其启发,1939年冬天,毛泽东与其他中央领导共同编写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作为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到1940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明确要求将“中国近代革命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列入干部学习的主要课程。此后,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等纷纷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有“中国问题”“中国共产党”“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世界近代革命运动史”等。其他学校也明确将党史学习列入教学要求之中,如八路军军政学院在教育要求中明确学员要“了解社会历史和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获得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经验”。各校党史课程的开设,标志着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正规化和系统化。
高级学习组率先垂范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教育分为高级干部和全党的普遍学习两个层次。其中,党的高级干部是学习教育的主体,并始终引领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
毛泽东在1941年5月19日《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认为党内高层在“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他在提议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同时,把举办高级学习组的党史学习作为“极重要的关键”。在毛泽东看来,党的高级干部如果不集中地、深入地学习党的历史,就无法清楚地了解过去的路线是非,也就无法形成全党的思想统一。因此,有必要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在毛泽东的倡导下,该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高级学习组,组织高级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六大前后的重要文件,研究党的历史。11月,中央通知要求在1941年内先将《六大以来》83个文件通读一遍,从学习内容和时间上对党史学习作了明确规定。在中央学习组的带动下,从1941年冬季开始,全国各地党的高级干部的整风学习普遍发动起来。
在党内高级干部对一些重大理论原则和历史问题基本取得共识后,1942年春,全党开展普遍学习。这一阶段的党史学习教育和整风运动交叉进行。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表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号召全党要认真学习研究党的历史。中共中央甚至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中规定,根据文化理论水平的高低程度,将在职干部分为甲、乙、丙、丁四类,要求丙类“有相当文化水准的新干部”,需要先学习“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党建),中国问题,然后转入甲类课程”。
根据整风和党史学习的需要,这一时期中央先后编印《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党史学习教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校、抗大、陕北公学以及各地革命与军事干部学校,学习内容主要围绕上述教材展开。这一阶段的党史学习教育与整风运动紧密相连。在整理学习党的历史文献基础上,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教育全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进一步总结历史问题打下方法论基础。
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党成立以来的历史予以深刻总结,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杰出贡献,为七大召开奠定思想政治基础。这是延安时期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第一次系统地进行党史研究和学习的实践创新活动
延安时期的党史学习教育方法多样、形式新颖,有总结报告会、小组座谈会、专人巡回讲授、心得体会交流,甚至还采用了歌曲、舞蹈、书画、舞台剧等创新方式,造就了“人人处在学习中,时时体现学习风”的浓厚学习氛围。当时的《解放日报》曾报道:延安的基层干部为了学习不睡午觉,有的人每天早晚甚至半夜,都坚持练生字、读文件……正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党史学习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党史学习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本土化的过程。学习马列著作、党史文献,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杨尚昆回忆说:“系统地读了‘党书’,有一个鲜明的比较,才开始认识到什么是正确路线,什么是错误路线;什么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教条主义。”
统一了全党思想。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使全党了解党在过去出现的错误路线问题、认识到主观主义特别是王明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对形成党的正确思想领导、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党史学习教育使新老党员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当时新党员克服存在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等倾向,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
延安时期的党史学习教育开启了有组织、大规模党史教育的先河,是全党进行党史学习的一次伟大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为党今后开展理论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