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公布了一批民国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档案,其中有一封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处长钱之光转报新四军陈支队在宁镇间作战及受民众拥护情形致蒋介石电文:
“二、我陈支队一部十八日晨在镇江南卅里之卫岗伏击南开敌三百余人,当毙敌土井少佐一名、今井大尉一名、日兵卅余人,其余狼狈溃散。我缴获步枪廿余枝(支)、短枪二枝(支)、日币七千五百余元、日寇文件及其他军用品甚多,我伤亡十四人。”
从1938年5、6月起,新四军各支队在敌后频频出击,取得一个个胜利,这些战况都由八路军(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及时转呈国民政府。此电文中“卫岗伏击南开敌”,即指新四军进军江南的处女战——韦岗战斗。
在新四军战史中,韦岗战斗规模不大,但是在国民党几十万军队连打败仗的严峻形势下,新四军江南首战告捷,不仅振奋了江南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声誉,打开了江南敌后抗战局面。
粟裕率部东进侦察
1938年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向新四军发出了一系列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为查明敌情、地形、民情,新四军火速组建以粟裕为司令员的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实施战略侦察。
在苏南,粟裕亲临现场踏勘地形,侦察敌情,又不断得到侦察员报告的新情况,掌握了敌人在这一线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规律,发现镇句公路上每天都有日军车队往来。
镇句公路韦岗段一带属于江南丘陵地形,山峦起伏,树木茂盛,且唯有一条公路在山间蜿蜒而出,并在韦岗处形成一处弯道,非常适合伏击作战。于是,粟裕准备在韦岗设伏日军。
半小时结束战斗
1938年6月17日凌晨2时许,先遣支队冒雨进抵韦岗赣船山、高骊山上埋伏。8点左右,日军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司令部和所属部队人员乘5辆汽车果然从镇江方向开来。
进入伏击圈后,粟司令一声令下,新四军突然发起攻击,顿时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日军汽车车头被击中,驾驶员受伤,车辆倾覆……整个战斗仅激战半小时,歼灭日军少佐土井等官兵十余人,击毁敌汽车四辆,缴获长短枪十余支,军刀、军服等大批军用物资四车,日钞七千余元。当镇江的日军闻讯赶来增援时,新四军将士早已安全转移。
韦岗告捷,军民欢腾雀跃,群众争先恐后地赶来参观缴获的战利品,粟裕乘兴作诗:“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陈毅赋诗祝捷:“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这份电文的内容虽然和粟裕当日的战后报告《下蜀街铁道之破坏及卫岗处女战》有出入,但新四军打胜仗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新四军军部对先遣支队的胜利进行了表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发来嘉奖电。此后,新四军抗日烽火燃遍江南大地。
青山不老传精神
1985年,为了铭记新四军抗日将士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人,镇江市人民政府在韦岗战斗的伏击地原址立碑纪念,并辟陈列室专陈韦岗战斗历史全景。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高25米,朝东而立,碑名由郭化若将军题书,碑身顶部是一杆带刺刀的步枪模型,碑座上镌刻着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赞颂韦岗战斗的诗篇。1992年,韦岗伏击战战场遗址被列入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以来,随着整体环境的全面提升,此处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学生、部队官兵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红色阵地,庄严屹立的战斗胜利纪念碑永远铭刻着先辈们付出的热血和牺牲。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