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晋中市考察调研。当天上午,他来到平遥古城,自迎薰门步行入城,登上城墙俯瞰全貌,随后乘车来到平遥县署,听取古城历史沿革、建筑布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情况汇报,他说:“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县级古城池。整个古城城区共有明清传统民居近3798处,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107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堪称明清时期古城文化的“活样本”。
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呈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形商业街。古城颇重尊孔重教之风,不但城内东南隅有文昌阁、魁星楼,更在东城墙顶部建有点将台,据说城墙上的72堞楼、3000垛口是按照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来设计的。
平遥古城是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在建筑、商业、民俗、民间艺术等方面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
1986年12月8日,平遥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开创了中国以整座古城列入“世遗”的先河。
城因人而建又施惠于人
任时光流转,古城就在那里,于一砖一瓦中记录着历史的风云变幻,于一草一木中体悟着人间的气象万千,于无声无息中涵养着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传世风采。
平遥“日昇昌”是我国第一家票号,充分彰显着晋商文化的底蕴特色。道光三年(1823年),平遥“西裕成”颜料庄财东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出资30万两银,在平遥西大街改营创建“日昇昌票号”,这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其分号曾遍布全国4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可以说是执全国金融之牛耳,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在“日昇昌”的带动下,先后又有多家票号在平遥破土而出并不断发展壮大,以金融为媒介广泛融入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行业中,助力晋商于走南闯北中货如轮转、钱如泉涌及至“海内最富”。如今,时光荏苒、铅华退去,曾经的日昇昌旧址已被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记载着票号、晋商往日的荣光,更激荡着平遥人当下的豪迈与奋进。
平遥文化底蕴深厚,仅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00多项。其中,平遥推光漆作为“平遥三宝”之首,也是中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始于魏晋南北朝、盛于明清,而在山西晋中市猫儿岭挖掘的战国墓中出土的漆制木盒,被认为是平遥推光漆器的鼻祖,可见其历史传承之久远。平遥推光漆器素以工艺形式丰富、工序烦琐复杂著称,传统的工艺就有描金彩绘、雕刻镶嵌、堆鼓罩漆、刻灰雕填等,而每一项工艺又包括木胎、刮灰、漆工、画工和镶嵌等五道大工序,可谓是处处凝聚匠心、点点勾画情怀。历史上的推光漆器是达官贵人、商贾大富的心头所好、身份所显,描金堆彩、繁缛奢华的漆器家具是家中不可或缺的配置,而如今,随着对传统老工艺的继承发展和技术创新,推光漆器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民众都可以拥有赏析的文化珍品。
除推光漆器外,牛肉、银器、油茶、剪纸等非遗产品也深受全国各地游客的喜爱。平遥人将当代的技术理念与传统技艺相结合,不断释放非遗魅力。2022年9月19日,平遥非遗体验馆开馆,围绕刀刻套色点染剪纸技艺、面塑技艺、宝龙斋布鞋等八个非遗项目,不仅陈列有许多平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作品,还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可以实现和非遗保护项目零距离、面对面的接触。
开发与保护之下展现文化源头魅力
平遥古城从时光深处走来,在历史的传承与创新之间、当前的开发与保护之下展现文化源头魅力、演绎人间灿烂烟火,迎来了在新时代的多样绽放。
自2000年起,在“我在平遥过大年”和晋商社火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我们的节日·春节——平遥中国年”文化活动,每年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六在平遥古城举行,通过一系列的文化体验和年俗活动,彰显传统年俗文化、晋商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自2001年创办的平遥国际摄影节、2017年创办的平遥国际电影展也是日益蜚声海外,吸引越来越多世界目光的关注。2013年2月18日,大型实景演艺项目《又见平遥》正式公演,通过讲述平遥古城票号故事,把古城的元素和演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变换中,让观众亲身体验“穿越”感觉,来到数百年前的古城街头,感受那时人们的生活。
加强古城保护修缮,目前已还原72条街巷、修缮126所院落,完成61处因汛损毁城墙修缮,镇国寺古建筑及彩塑壁画数字化保护项目等20处国保文物数字化活态保护基本完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营造舒适旅游环境,平遥古城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项目涉及6600余户居民,覆盖121条街道,30.22公里的综合管线工程、道路改造与恢复工程,着力为古城居民和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满意的旅游环境;汾河生态治理全部完工,环城惠济河段改造后碧水清波,“河桥野望”美景再现。现在,1万多居民仍生活在这座保存完整、底蕴深厚的古城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感受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代代守护、薪火相传中将之发扬光大。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