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让古城“活下来”更要“活起来”

武星     2024-02-26 11:12:13    学习时报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守正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调研,详细听取苏州古城保护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利用情况汇报,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体验年画印刷,同当地居民和游客一起观看苏州评弹表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从春秋伍子胥建阖闾大城算起,苏州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平江是苏州的旧称。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钱氏改中吴军为平江军,行军司马孙承祐为平江军节度使。宋政和三年(1113年),以苏州为帝节镇,升为平江府,苏州自此开始称平江。元代在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平江府为平江路。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名将徐达等攻破平江城,改平江路为苏州府。平江路路名源于宋“平江府”,元“平江路”建置,其得名不晚于清初。乾隆《长洲县志》卷首《学宫图》标示,在长洲县学的西侧有一条南北向大道,标“平江大路”四字。又据乾隆十年(1745年)《姑苏城图》标示,第四直河东侧,南起苑桥、北接百家巷,标“平江路”,此位置与今天的平江路重合。
  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刻制于南宋年间的《平江图》。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下,攻入平江,纵火焚城,古城几近废墟。绍兴年间,平江军民上下合力,励精图治,重建平江城。绍定二年(1229年),李寿朋新任知府,正值建炎毁城100年,即主持刻制《平江图》,勒石成碑。《平江图》碑刻高约2.84米,宽约1.45米,刻绘了城墙、街道、河道、坊市、衙署、学校、楼阁、寺观、桥梁、园林,以及城外运河、山川等,展示了一座井然有序的城池全貌。今天苏州古城东北部河街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与《平江图》几乎一致,体现了城市对传统的继承和保护。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古城内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区域。目前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控制保护建筑44处、文物登录点202处……一个个散落的历史文化遗存,串联起苏州的历史文脉。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苏州人接力保护古城风貌,书写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篇章。
  1982年,苏州被列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苏州城市建设的总体方针是“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现代化新区”。同年,同济大学阮仪三主持制定了苏州古城保护规划。2002年,他又受市政府委托,在《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基础上,负责编制了《平江路街景保护整治规划》。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以此为契机,苏州启动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先导试验性工程。2009年,“苏州平江路”入选全国第一批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成立。2018年,《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出台。2020年,苏州市姑苏区首创实施“古城细胞解剖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观看苏绣制作时十分感慨地说道:“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有多强,通过这个苏绣就可以看出来。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保护古城、保护老街,苏州人是认真的,也是有韧性、耐心和定力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能以今天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绝不是偶然,它凝结着一代代苏州人的心血和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说道:“住在这里很有福气,古色古香,到处都是古迹、到处都是名胜、到处都是文化。”“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活的”遗产,目前住在这里的有近1.3万人,分布在5个社区。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民生兼顾?这些年,苏州一直在探索。
  古迹要活下来也要活起来。一方面要通过修缮,让历史街区的古迹活下来;另一方面要好中选优,引入社会资本,让古迹活起来。重要的是如何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苏州的经验是坚持分级分类利用,文物保护单位侧重公益性功能与文化传承展示,控保建筑、历史建筑等则可以引入产业发展新经济。现在漫步平江路,你会发现网红店从老宅中“开出来”,古老的非遗和潮流的饰品摆在同一橱窗,评弹声与吉他声遥相呼应。通过对老宅的修缮利用,将其打造为精品酒店、创客空间、陈列馆、博物馆等新样态,使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让你感受到一个既传统又现代,既古老又年轻的平江路。“住在这里很有福气”,既来自名胜古迹的文化熏陶,也来自越来越便利的现代生活。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暖四季 龙腾九州
下一篇:讲好殷墟故事 传承中华文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