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见证了无数辉煌与变迁,文物修复是一门精细而繁琐的工作,它既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又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以陶瓷文物修复为例,修复一件陶瓷作品往往耗时较长,包括以下多个步骤与环节。一是开始修复前,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和现状分析。具体地说就是,修复人员需要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破损情况等,以便制定合适的修复方案。对文物进行现状调查记录与病害分析检测,如材质、结构、颜色、具体病害情况等,以便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技术(法)。同时,对文物的破损情况、纹理、图案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在修复过程中参考。二是修复过程中,主要包括:清洗,以物理方法为主化学方法为辅,去除表面的有害附着物和病菌,为后续修复做好准备;拼对与粘接,对文物碎片进行拼对,尽量恢复文物的原貌,使用适当的胶水将碎片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加固与补配,对修复后的文物进行加固,避免其在后续使用中再次破损,对于缺失的部分,如釉色、纹饰等,需要进行补配;对修复后的文物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其表面光滑,与原始文物相符;作色与验收,对修复后的文物进行作色,使其看起来更接近原始状态,最后进行验收,确保修复质量。三是形成修复报告。以上过程完成后,还需要记录整个保护修复过程并形成报告,包括对后期保存、展陈、定期检测等提出具体建议,以便后期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进行回溯。
每件文物保护修复的完成都是文物修复师心血的凝结。修复文物不是单纯地完成修复任务,还需要掌握文物的第一手重要信息并展开研究,有许多细小但至关重要的细节,稍不留意就会造成不一样的修复效果。比如,由于陶瓷文物修复材料的研发、生产属于小众产品,专门研发和生产团队很少,而且很多原材料的来源已不可得或难以获得,所选用的材料只能是和本体尽量接近或能够模拟出本体效果的复合材料。这样的材料还要兼顾稳定性、可逆性、牢固性等特点。目前修复材料还不能达到“与本体共同成长、共同灭亡”的效果,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要拆除老化的修复材料进行重新修复与保养。此外,文物修复师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去进行保护修复工作,今天的修复也会成为历史,修复完成的文物样貌一定是它在流传的历史中曾出现过的,不能脱离历史、背离价值,过度修复或破坏文物原始特征都是不可取的。
记得十几年前,我曾复修过一件元代青花荷塘鸳鸯纹花口盘,这件青花盘有被修复过的痕迹,而且从技法、表现上看被修复得非常好,只是修复材料由于时间长久已经变色发黄,与本体分离脱落了。通过对前面这位修复师技法和技巧的揣摩,用现在更加稳定、环保耐久性好的材料进行重新修复,感觉自己接过了前任修复师的接力棒,延续着这件文物的生命,也许多年以后还会有新的修复师继续守护这件文物,成为这件青花盘生命延续的守护者。
因此,一名合格的文物修复师仅仅成为“专家”还远远不够,必须成为“杂家”。如此种种,培养和成为一名合格的文物修复师,注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困难不代表什么都做不了,从理念与技能提升角度,需要做的有很多。
个人层面,加强自身技术与能力的提升。注重陶瓷制作、考古学、文物保护、化学、物理、艺术、鉴定等多学科知识的获取,及时关注自身文物修复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学习并应用新的修复方法和工具,不断更新修复技能。在研究创新过程中坚持严谨态度,遵循修复规范,确保修复质量,避免重大保护修复事故的发生。
组织机构层面,完善专业培训与交流合作机制。邀请资深修复师授课,教授修复技巧、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聘请专家应以实操型专家为主、理论型专家为辅。可设立名修复师工作室,注重师承,或形成项目跟随机制,因为文物修复是一项周期性长的实践活动,短期培训难以解决实操中的各类问题。同时,可以建立典型案例分析交流平台,让大家讨论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促进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经验,拓宽视野。此外,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需要不同领域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支持,例如考古机构、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科研机构、高校、社会团体、私人机构等,需要加强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国家层面,加强政策支持和重大项目统筹。应不断完善相应政策,支持和鼓励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例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标准制定等。同时,文物修复师的成长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所以应尽量多地为他们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如对一些全国性重大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在情况允许条件下可统筹协调各地的文物修复师参与,通过实际操作使他们不断开拓视野,进一步提高修复技能。而且,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大量解决文物保护修复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反复练习、不断摸索和总结,修复人员才能更好地掌握修复技巧,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文物修复师。
社会层面,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为文物保护贡献力量。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非法文物交易的打击力度,保护文物资源的安全。
山西博物院文物修复师 续凯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