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董必武诗中的“真理”与“真情”

张贤裕    2024-01-26 10:27:21    学习时报

董必武出生在湖北黄安(今红安),他是中共一大代表,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董必武古文基础扎实,一生热爱学习和写作,留下诗作1300余首,这些诗作是其革命生涯的生动写照,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守和对亲友的关爱。
  “立言何敢苟,报国总嫌迟”
  董必武出生在晚清一个清贫的秀才家庭,早年他曾想通过科举考试走向仕途,报效国家。当他逐渐认识到腐朽的清政府不过是资本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代理工具时,他毅然放弃追求仕途,寻找新的人生方向。当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消息传到董必武家乡时,他立刻剪掉头上的辫子,告别父母和新婚不久的妻子,赶往武昌参加革命。由于参加反袁世凯的斗争,董必武被捕入狱,备受折磨,但这丝毫没有动摇董必武的革命意志。出狱后,董必武向家人赋诗一首,“重违庭训走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旋转乾坤终有日,神州遍种自由花”。
  董必武积极参加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始终践行着报效祖国的初心。1940年10月,在给徐特立的诗中写道“立言何敢苟,报国总嫌迟”,直抒胸臆,表明他的拳拳爱国之情。在给朋友李愈之的诗中写到:“长安南望楚云遮,救国无能早破家。兄弟常离音问少,友朋相隔道途赊”“我似断蓬随处转,又从秦岭入三巴”,这些诗句描述了他为国为民四处奔走的情形。1942年是华北抗战特别艰苦的一年,有感于山河破碎,大面积国土沦陷的现实,董必武写下“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高屋建瓴秦地险,不驱倭寇愧前贤”等诗句,表明了他抵御日本侵略者的坚定决心。1942年2月,在回复柳亚子的诗中,他写到“顽钝如常能执戟,愿听驱策卫中华”,再次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献身的革命精神。
  “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董必武终身践行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守与捍卫。他曾对自己的孩子讲,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后,他读马克思主义,先读的是日文,慢慢地有了中文版本,当时反动派严禁马克思主义传播,他就越要找书来看。
  1959年5月25日,董必武写下《偶成》一首:“马列为宗起凤毛,由虚务实续弦胶。事经分析知矛盾,主次当心莫溷淆。党所追求是真理,一涉浮夸便不真。落实本来容易事,好同群众共劳辛。”这首《偶成》反映董必武时时刻刻牢记马列主义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现实问题,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董老86岁生日那天,写下《八六初度》:“今朝初度交八六,且喜浮生岁一更。惊蛰节临春雪舞,伏龙鳞动乱云升。废除剥削方平等,消灭封资要斗争。马列至言皆妙道,细思越读越分明。”1975年3月5日,董必武90岁大寿,他带病写下了《九十初度》:“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这些诗反映了董必武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是一贯的,坚定不移的,体现了他对马列主义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青春难再得,植根宜深厚”
  董必武特别重视家风家教建设,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属,他的诗词中有不少内容记录了对子女的教育,体现了其爱国主义情怀的传承和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守。董必武老来得子,对孩子自然十分喜爱,但他对子女教育要求十分严格,从不溺爱。
  在孩子过生日时,董必武经常写诗,勉励孩子们志存高远、严于律己、奋发有为。1961年,他的大儿子过24岁生日,董必武在给他的诗中写道:“致用必须专所学,集修当可共无讹。山高辟路非单干,斧钝成针要细磨。鼓足劲头持久战,青春不再莫蹉跎。”1962年女儿22岁生日那天,董必武写了一首长诗祝贺,在诗中董必武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忆昔少年时,意气冲牛斗”,“十月革命胜,始祝马列酒。尽弃其所学,无复珍敝帚。中共党成立,加入那敢后”,诗歌讲述了他为了寻找救国道路,学习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诗的最后,他写到“遇事莫逞性,责己严于友。青春难再得,植根宜深厚;同群众前进,立功自不朽”。1971年11月1日,他又写下一首《北京车站别儿女》,他对子女这样教导:“马列书多六本先,择尤精读记疑难。”这些诗歌娓娓道来,融理于情,体现了董必武对孩子的谆谆教诲,也体现董必武爱国主义情怀的传承。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治史唯真”陈铁健
下一篇:八路军对日伪军发动奇袭,一举拔除敌人6个据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