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山洞里的铁药罐:别样的“煎药壶”

2024-01-22 11:10:40    学习强国温州学习平台

高不足7厘米、锈迹斑斑,温州博物馆内,一只不太起眼的铁罐被陈列在玻璃橱窗中,向前来观展的人们默默诉说着当年“红军山洞医院”里,村民克服重重困难、掩护红军伤员疗伤的英雄事迹。

1937年2月,泰顺峰文战斗结束后,为保存有生力量,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决定实行战略转移。就在部队撤离的前一天,红军挺进师政委刘英把双溪口村党支部书记黄明星召到部队驻地,将无法继续随军行动的30多位红军重伤病员托付给他,指示双溪口村党支部联合周边其他党支部,利用当地的山洞组织伤员养伤。临行前,刘英交给黄明星100块银元、8把剪刀、1把钳子、几个小药瓶和1个破旧药箱,作为设立“红军山洞医院”的全部家当。

黄明星立即召集各村党支部,敲定了附近多处山洞来安置伤员。可物资紧缺的问题仍然非常严峻,刘英留下的100块银元,仅一个月就用完了,断粮缺药的情况在“红军山洞医院”频频发生。药品不足,黄明星就发动党员群众以拔草为名上山采草药,几乎把山头的草药挖光。草药有了,但大家又发现,煎药用的工具奇缺。可办法总比困难多,黄明星找来一只空的罐头铁罐,架在火炉上,为红军伤员煎药。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铁罐等铁制品被俗称为“洋铁”,一般见于行军装备中,在普遍使用木制品或陶制品的农民家中则并不多见。当时这只铁罐原本是红军伤员的行军装备之一,可用来分装干粮。但由于干粮耗尽,铁罐被闲置,就被黄明星翻找出来,让其化身为一只“煎药壶”。正是这只小小的铁药罐,为“红军山洞医院”30多位伤员病号最终康复归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报告解决大问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