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洒在福建上杭才溪的那座亭子上。亭顶镶着鲜红的五角星和镰刀斧头标志,下方中央是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光荣亭”3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绕亭一周,我驻足凝视拱门上方镶嵌的龙狮奔马、梅兰竹菊等浮雕,思绪不由得回到那难忘的峥嵘岁月。
那是值得才溪人骄傲的一段历史。1928年5月,才溪建立起党支部,在才溪人民心中燃起希望之光;1929年7月21日,才溪举行武装暴动,同年9月建立才溪区苏维埃政府,为才溪人民打开一片新天地;1930年到1934年间,才溪人民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扩红支前、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被誉为“中央苏区模范区、模范乡”。
为表彰才溪人民在苏区建设中的光辉业绩和突出贡献,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授予其“福建省第一模范区”光荣称号,并于1933年春,拨出专款兴建“光荣亭”。亭正中竖立一块光荣牌,上面写着“我们是第一模范区”几个苍劲大字,满溢光荣感、自豪感。1934年夏天,上杭反动民团进犯才溪,“光荣亭”被损毁。新中国成立后,才溪人民重建“光荣亭”。毛泽东欣然挥笔,为其题名。2013年,“光荣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党史专家考证,毛泽东为亭子题名,在全国仅两2处,一处是湖南长沙的“爱晚亭”,另一处便是才溪的“光荣亭”。站在“光荣亭”前,回望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历史,我们更加体味到“光荣”的含义和分量。
才溪留下了伟人光辉的足迹。1930年6月和1932年6月,转战闽西的毛泽东曾两次深入上杭县才溪乡调研,指导苏区的各项建设。1933年11月,毛泽东第三次来到才溪乡,调查了解才溪乡在扩大红军、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模范事迹,总结典型经验,指导全局工作,同时为即将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做准备。如豆灯下,一场场座谈会上,他与群众促膝交谈;泥泞路上,一次次走村串户,他实地查看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对才溪三次调研后,毛泽东对如何以经济建设配合政治动员、如何扩大红军、如何加强政权建设文化建设等问题,有了更多深刻的认识。他写出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为共产党人如何搞好调查研究、如何动员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提供了范本。
才溪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当年在闽西革命斗争中,才溪乡有3400多人参加红军,占当地青壮年总数的80%以上。才溪乡在册烈士1192名,是名副其实的“军属之家”“烈士之乡”。他们中,有“红色三兄弟”——林金堂、林金森、林金香。为了革命事业,三兄弟相继走上前线,又相继牺牲在战场。他们中,有深受群众爱戴的才溪东里乡苏维埃主席——阙桥书。在妻子惨遭敌人杀害后,他边抚养幼小的女儿,边坚持革命斗争。一次在躲避敌人搜山“围剿”时,他带领30多名乡亲隐蔽在山谷中。不料,敌人的枪声惊醒了他怀中的女儿。为了防止女儿的哭声引来敌人,他紧紧捂住了孩子的嘴巴……孩子夭折没多久,阙桥书也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英雄热血写春秋。像这样壮烈的故事,在闽西,在才溪,还有很多……
才溪传颂着苏区干部的好作风。“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闹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山歌,生动讴歌了当年苏区革命干部的优良作风。当时才溪区干部出门随身只带一个公文包和一个饭包,每天1角5分钱菜金,吃自己带的饭,不给群众添麻烦。苏维埃政府给红军家属发优待证,干部下乡主动帮助红军家属耕地、灌溉、收粮、砍柴等。才溪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打造了“第一等工作”的名片,为扩大红军队伍、巩固苏维埃红色政权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工作基础。
才溪乡的西面,有个本叫衰坑的小村庄。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到才溪乡进行社会调查时,了解到衰坑暴动前后的情况,说:“有这么多人参加红军,各项工作又搞得这么好,怎么会衰呢?有共产党领导,以后会更加兴旺发达起来。衰坑这个名字不好,我看,不如改为发坑吧!”当地群众一听,都觉得改得好。1934年1月,《才溪乡调查》发表了,毛泽东把衰坑的新村名——发坑,正式写进了这篇光辉著作。
如今,发坑村大发展,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不只是发坑,现在的才溪到处“旧貌换新颜”: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笔直宽阔,一片片山林苍翠如画,一垄垄农田瓜果飘香,一张张笑脸美丽动人……那座“光荣亭”,见证着这些喜人变化,激励着富裕起来的才溪儿女,不忘昔日光荣,努力书写新的光荣。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