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书院位于浙江省仙居县皤滩乡山下村与板桥村之间。书院北望永安溪,东临鉴湖,西南有三山鼎立,环境清幽、钟灵毓秀。八百多年前,南宋乾道年间进士方斫在两村方氏义塾的基础上,兴建了规模较大、布局精巧的书院,并称之为“鼎山堂”。为了维持书院长期运转,还“旁置义田数十亩,以备四方来学膏火之费,一时文人荟萃”。后至元皇庆年间,方斫后代方志道复建书院,易名为桐江书院。
桐江书院名称的由来与晚唐著名诗人方干有关。科场失意的方干隐居于绍兴鉴湖。唐乾宁间进士孙郃是仙居人,与方干交谊深厚,曾邀方干来老家做客,板桥一带的优美山水让方干留恋不已,于是就带上全家老少在此地寓居了一段时间。他的后代后来也迁到了板桥村繁衍生息。方干曾长期寓居桐江白云源(今桐庐芦茨)。方干去世后,他的学生们在整理他的诗集时,即以《桐江集》名之。方斫玄孙方志道为了纪念先祖方干,故复建书院时易名为“桐江书院”并一直沿用至今。
方干第八代孙方斫创办书院时承袭岳麓书院的《朱子书院教条》为学规,以道学为开宗之学。方斫生平事迹旧志记述甚少,《台州府志》有百余字的传文,另在《韦溪先生祠堂记》中誉其“潜心六经,卓然屹立于众醉独醒之中,遂为东南学者表正之师”,“心传道统,学为儒宗,群弟子接迹咸盛”。书院创办后,“四方之学士文人,负笈从游者尝踵相接”。方斫门徒众多,较为突出的有南宋淳熙二年特科进士方刚以及张布、黄宜等人。
朱熹与桐江书院交集颇深。他在台州任职过两次: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在台州担任祠禄官;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同时兼主管台州崇道观。在任期间,朱熹的足迹遍布台州各地的书院,尤其对桐江书院情有独钟。
他多次来桐江书院讲学,传播他的理学思想。置身于书院的清幽之境,看见道渊山、眠山、赤山三座小山鼎足而立时,他挥笔写下了“鼎山堂”三字赠给方斫。刻有“鼎山堂”三字的匾额数百年来几经辗转,现挂在重建的桐江书院的前殿檐下。朱熹甚至把儿子送到这里来读书。在《板桥方氏宗谱》的记载中,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十朋也与桐江书院颇有渊源。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王十朋以宋高宗赵构御笔亲批“经学淹通,议论醇正,可作第一人”,登榜状元。王十朋与方斫相识时,桐江书院还只是方氏义塾,王十朋便在此讲学。王、方二人相知相惜,感情渐厚,在得知方斫建成桐江书院后,王十朋便亲笔写下“东南道学世家”“理学名宗”两块匾额,送至书院。在方斫的主持下,朱熹、王十朋、吴芾、陈庸等知名大儒汇聚一堂,书院名声鹊起,成为了台州的文化高地。
桐江书院兴起的背景是南宋对文教的重视。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距离仙居两百多公里的杭州成为南宋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偏安的南宋政权无心北伐,大兴文治,这对各地书院的创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书院这种办学方式分担了朝廷培养科举人才的责任,又以其学术独立性,使新兴的学说得到广泛传播,也使这些知识界的在朝野上下获得尊重。方斫颇有远见,一直致力于用书院开拓科场宦业、培养学者儒士。他创立的书院,进一步推动了理学思想在仙居乃至台州的传播,并对浙东南一带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仙居历史上出过240多位进士,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南宋期间,这与桐江书院的教化引领密不可分。朱熹理学思想在仙居的传播和熏陶,也使仙居读书人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文化气质。根据仙居历代县志、家谱等记载,仙居籍官员中,有过御史、通判、按察使、提刑等监察官经历的达50余人,境内曾留下正谏坊、都宪坊、台宪坊等多座御史牌坊,故有“御史故里”的美誉。这些御史们在为官期间个个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嫉恶如仇、勇斗奸佞,在中国廉政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仙居印记。
时代变迁,逝者如斯。桐江书院建成后八百多年间,几番被毁又几度重建。宋末书院一度被毁,元皇庆年间,桐江书院由方志道重建。明代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入侵仙居,桐江书院再次被毁。清代同治九年,方作梅等人历经三年在原址上重建书院。重建后书院为四合院式结构,主体建筑为前后两座讲堂,雕梁画栋,石柱圆形,粗壮雄伟,其上镌刻有歌颂先贤及书院的对联多副,这样的格局保留至今。新中国成立之前,书院曾被改为方氏祠堂。新中国成立之后,书院里办过山下村小学。
浙江历史上书院甚多,能够保留至今的,已是少之又少。而早至宋元时期建造的书院,历经八百多年风雨飘摇仍以书院形态保留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了。近年来,为了保护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仙居县重修了桐江书院。重建后的桐江书院景区占地150多亩,书院主体由正门、鼎山堂、大成殿及东西厢房构成,灰墙黑瓦,周边点缀着牌坊、状元桥、长廊、古戏台等建筑。书院前,两棵苦槠树历经了八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后依旧苍翠挺拔,郁郁葱葱。书院大门两侧的砖墙上分别刻着“文公访道地殿元受业家”两联,彰显着书院曾经的辉煌。书院内布置有仙居儒学发展史和仙居御史文化两个展陈,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八百多年过去了,桐江书院现在虽然已经不再承载原来的功能,但仍以全新方式继续教化人们。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