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血肉长城第一人”

——走进辽宁鞍山黄显声故居

王尔赟    2024-01-12 10:52:57    学习时报

进入新年,辽宁已是冰天雪地,一派北国风光;如果是无风无雪的天气,阳光还算和煦。趁着晴日,正好出行。上午从沈阳出发,驱车2.5小时来到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石庙子镇丁字峪村(原蓝家沟村)。村里的古屋、古树、古井等历史景观被完好地保存下来。据了解,丁字峪村已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是村民们最大的光荣。一座典型的具有关东建筑特色的院落,便是黄显声故居。
  黄显声,字警钟。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亡关头,黄显声毅然投身民族革命斗争,在辽宁组织数万抗日义勇军展开抗日斗争,被誉为“血肉长城第一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教育下,他从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热血青年,逐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丰富斗争经验的爱国将领,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依山而建的黄显声故居,从门口望去,房屋是青瓦红门的老式建筑风格。故居门楼上方,悬挂着写有“黄显声故居”5个金字的深色牌匾。走进院内,映入眼帘的是位于院落中央的身披大衣、英姿勃发的黄显声将军雕像。雕像取材于岫岩偏岭镇的白云石,高2.98米,花岗石台座高1.1米,雕像四周的花坛长9.18米,象征不忘国耻“九一八”。
  黄显声故居正房3栋共15间,东西厢房各1栋共14间,门房3间。1896年12月18日,黄显声出生于正房。推开正房大门,屋内陈列着黄家当年用过的衣柜、炕桌、火盆、木桶等生活用具,以及黄显声少年读书的桌椅、油灯等用品。黄显声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聪颖好学,7岁在家读私塾,9岁在青台峪读小学,13岁到九沟峪读高小,后来到安东(今丹东)读中学。1918年春,黄显声考入北京大学文科补习班,在学校接触到进步书刊,经常与同学议论时政。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他毅然放弃继续升学的机会,选择了一条投军报国道路。1921年春,黄显声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三期炮科;军校毕业后,进入东北军。
  黄显声故居的7间东厢房如今被辟为“黄显声生平事迹陈列馆”,展板面积50余平方米,内容分为6大板块,展陈9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和绘图资料,全面详尽介绍了黄显声的生平事迹和功绩。
  看着墙上“血肉长城第一人”“创建抗日义勇军”展板上的图片和资料,仿佛听见黄显声和辽宁抗日义勇军将士在战场上英勇抗敌的枪炮声和厮杀声。
  1930年,黄显声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局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东北武装侵略的步伐。9月,黄显声以辽宁省警务处的名义向全省的警察队伍发放枪支约20万支、子弹1000万发,这些枪支弹药后来成为辽宁抗日义勇军的有力支撑。九一八事变当天,驻守沈阳的陆军独立步兵第7旅等来了“不许抵抗”的命令,靠下级军官自发组织的抵抗才勉强突围,损失惨重。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沈阳市商业区及大小西门。9月19日凌晨,黄显声命令三经街警察署、商埠三分局、南市场等处警察分队及警察大队奋起抵抗,他亲自指挥警察在二经街一带依靠简单的街垒与日军对战多时。在日军坦克攻势下,只有轻武器的警察伤亡很大。黄显声命令各部向警察总局集中,继续抵抗。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面对国民党“不许抵抗”的命令,黄显声不顾自身安危,奋起抗争,肩负起豪迈的民族大义,展现了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沈阳沦陷后,黄显声命令各部撤出沈阳,向锦州集中待命。在锦州期间,黄显声以全省的警察队伍为骨干,组织和扩充抗日武装,将所编部队改称“辽宁抗日义勇军”。
  黄显声故居里还陈列着一尊铜铸黄显声半身雕像。黄显声刚毅、果决的脸庞以及注目远方的深邃眼光,使我们仿佛看到他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不懈斗争的决心,深切体会到他秉持坚定信念在狱中英勇抗争的可贵品格。
  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黄显声感到收复东北无望,开始与共产党取得联系。黄显声是东北军中最早接受共产党领导的高级将领之一。1936年8月,黄显声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27日,黄显声约东北救亡总会负责人王化一在武汉自己的寓所里同周恩来会晤,双方决定黄显声于1938年2月6日动身去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工作。由于叛徒出卖,1938年2月2日,黄显声还未动身,即被国民党驻武汉特务机关秘密逮捕,国民党特务将其关押在贵州息烽集中营。1946年7月,黄显声被押往重庆,关在歌乐山下的渣滓洞,不久被迁往白公馆。
  被关在白公馆时,黄显声与狱中难友借对诸葛亮的评价来探讨国民党必将失败和共产党终将取得成功的原因。他说:“我以为诸葛亮之最足以为后世法者,不是待人用兵而是其服务精神,确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显声表达了自己对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的斗争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的观点,使大家深深折服。黄显声是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的老师——那个儒雅大气的黄将军的原型,狱中《挺进报》的创办人之一。
  在黄显声生平事迹陈列展最后一部分——“英烈精神传千古”看到,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在“11·27大屠杀”中,黄显声被国民党特务枪杀于歌乐山下的步云桥畔,终年54岁。1949年12月15日,重庆市各界民众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沉痛悼念黄显声等“11 · 27大屠杀”遇难烈士。
  黄显声故居先后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被列入辽宁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走出黄显声故居,右前方不到200米,有一股流淌着的清澈泉水,被村民称为“将军泉”,村里还有一座“将军桥”。村民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黄显声的缅怀与崇敬。英雄虽远去,精神永赓续。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论语》对做好调查研究的启示
下一篇: “周到又全面,稳重又果敢”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