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抗日
1937年七七事变后,正在安徽安庆读高中的李俊德和广大爱国青年一样,义愤填膺。他对一位同学说:“山河破碎,国之将亡,匹夫焉能苟安?”他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了安徽省学生战时服务训练队,投身抗日救国的行列。训练队结束后,李俊德被分配到安徽省民众抗日动员会第33工作团工作,并担任抗日人民自卫军第1总队2大队指导员。
1938年9月,中共地下党组织考虑到李俊德的家庭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和声望,便将他派往家乡,以联保主任的身份作掩护,组织发动群众,打击汉奸和地方反动势力,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活动。
李俊德的家乡地处豫、皖交界,官、绅、兵、匪混为一体,假抗日之名,行抢劫之实,横行乡里,民众怨声载道。李俊德回乡后,经常召集各保、甲长和乡绅们开会,研究维护社会治安、缉拿匪盗等问题,枪决了白天为官、夜晚为匪的前联保主任叶谒如。他还积极动员家乡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敌后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9年1月,李俊德走上抗日前线,任新四军第4支队政治部宣传干事。不久,他调任民运科科长。当时,新四军薪饷被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控制,经常不能按时发放,民运工作还要配合后勤部门为部队吃穿奔忙。李俊德积极联络各方人士,宣传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较好地解决了部队食盐缺乏的问题。
训练新兵
解放战争时期,李俊德先后担任新四军第2师5旅政治部民运敌工科科长、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总兵站副站长、后勤处运输科科长、军后勤部担运团团长、供应总站站长等职。他多次带领人员到盐城、淮阴和山东胶东等敌占区采购军需物品。在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南京、上海等战役中,李俊德始终冲在第一线,组织部队出色完成了物资保障、弹药运输、伤员转运等重大任务,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
1950年8月,李俊德担任第25军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1951年1月调任新兵3团副团长,7月任华东野战军新兵训练团第20团副团长,负责江苏松江分区和福建建阳、南平分区的新兵接收、训练和输送工作,全力保障抗美援朝作战兵源需求。
李俊德开展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讲道理,讲大局,教育大家明白保家与卫国的关系。他大会动员,小会帮助,个别谈心,通过算账、诉苦、追根等阶级教育,提高新兵的觉悟。为了融洽官兵关系,他动员全团各级干部帮战士做好事,带头给战士赠送鞋子、毛巾,帮战士洗衣服,和战士一起站岗、执勤,和战士谈心交朋友。李俊德所在团先后接收、训练了4000多名新兵,为保卫国家、抗美援朝作出了积极贡献。
指导坑道作业
1952年9月,李俊德调任工兵第13团副团长。1953年初在工兵学校学习期间,李俊德奉命来到抗美援朝战场,指导志愿军第50军构筑工事及坑道作业。1953年1月,50军召开反敌登陆作战会议后,各师积极进行反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李俊德每天都很忙碌。
4月12日晚6时左右,50军副军长蔡正国按预定计划在坑道外的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志愿军第50军团、营二部轮训班的组长汇报会。晚上10时左右,蔡正国正站在桌旁讲话,几架敌轰炸机突然从东北方向而来,投下炸弹,击中司令部驻地。其中一颗炸弹落在距会议室5米处,将房屋炸塌,参加会议的李俊德不幸牺牲。
李俊德牺牲时,他的妻子黄义超正怀着儿子李朝,女儿李温华也才刚满1周岁。
1956年4月12日,黄义超曾来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扫墓。此后她嘱咐子女,长大了也要来给父亲扫墓。现在,李朝和李温华都已完成母亲的心愿,他们的下一代,也会来沈阳祭奠烈士。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