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田突围是1941年11月,罗荣桓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指挥的一场突围战。八路军第115师在罗荣桓指挥下,巧妙迂回穿插,连续突破日军三道封锁线,胜利粉碎了敌人5万兵力的“铁壁合围”。随军德国记者汉斯·希伯目睹了全过程,写成通讯《无声的战斗》,发表在《战士报》上。留田突围是罗荣桓运用“敌进我进”原则,突破敌人重围的范例,其战法创新的价值在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大兵压境,形势严峻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在“总力战”思想指导下,以“扫荡”为基础,推出“清乡”“蚕食”“治安强化运动”等,实施残酷的“三光”政策,妄图迅速消灭抗日武装。从1941年初,日军就加紧了对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频繁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企图摧毁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三四月间,日军推行了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首先在敌占区内强化伪组织,然后再对各根据地进行“扫荡”。7月至9月,进行了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又对鲁南、鲁中、清河等地进行了大“扫荡”。11月初,日军配合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以剿灭沂蒙地区共军,消灭其根据地”为目的,由日军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指挥3个师团、4个旅团的主力和一部分伪军共5万余人,从3日起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持续时间近两个月的“铁壁合围大扫荡”,矛头直指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山东分局和省战工会等领导机关。
这是抗战以来日军在山东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也是罗荣桓分工主持山东军事工作以后,面临的一次严峻考验。11月4日拂晓,敌人奔袭驻马牧池(今属临沂市沂南县)的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山东纵队指挥机关迅速转移到马牧池东北的南墙峪。5日晨,日军2万人分11路大范围向临沂以北的青驼寺、孙祖镇、留田村一带进行合围,企图聚歼山东分局和第115师师部机关。而此时,第115师师部、山东分局和省战工会领导机关共5000余人就驻在青驼寺东北的留田一带。而战斗部队只有第115师一个特务营和山东分局一个特务连。上午,敌人已将留田团团围住,最近的离留田七八里,远的不过10余里,战前形势异常严峻。大兵压境,如何突破敌人包围圈,从内线跳到外线,并粉碎敌人重兵“围剿”,急切摆在了我军指挥员面前。
敌进我进,避实击虚
在危急关头,在留田东南面的牛家沟村,第115师政委罗荣桓迅速主持召开军事会议,研究突围方向。一部分人主张,向敌人比较薄弱的东部突围,因为东面封锁线还没形成,力量比较小,突围后可前往滨海地区,那里有根据地,条件比较好。另有一部分人主张向西突围,理由是西面群众条件好,且有泰西根据地依托和接应。第三种方案是向北突围,因北面有山东纵队,可向其靠拢和接应。由于南部是敌人大本营,封锁严密,因而没人提出向正南方向突围。罗荣桓听取大家意见后,提出了向南突围的主张。他说:“同志们考虑怎样突围,主要考虑怎样保存自己,这是对的,但是,还不够,应该考虑:既能保存自己,又能粉碎敌人大扫荡,消灭部分敌人,巩固和发展沂蒙山根据地,使群众少受损失或不受损失,把消极突围变成积极突围。”接着,他逐一分析了利弊。
向东突围,很可能钻进敌人预设口袋,而且已侦察发现敌人埋伏的骑兵;向西突围,敌人戒备森严,不容易通过,即便通过了,也是敌人合击目标;向北突围,不但面临日军,还要面临国民党顽军,容易受到两面夹击;而向南突围,乘敌后方空虚,直捣敌大本营,便于牵着敌人鼻子走,变被动为主动。另外,表面看,南面敌人兵力较多,三道封锁线已形成,但地形于我有利,群众条件也好,敌人号称“铁桶”,但有空子可钻,突围出去是完全有把握的。直插敌人心脏,敌人不得不从沂蒙山撤兵,根据地之围不解自解。罗荣桓的精辟分析,特别是不能被动突围,而要以主动突围来调动敌人,巩固发展根据地,以及出敌不意,直插敌要害,把突围战放在战略战役全局考虑的思想得到一致赞同。随后,罗荣桓宣布了行军路线,明确了行动纪律,要求所有人员一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突围时不许说话,不许咳嗽,不许发出任何响声。
静肃突围,无声战斗
最好的计划,如果执行不力,也会毫无价值。留田突围的神奇之处在于其静肃突围的游击战术和能力。山区道路复杂,偏僻的山路、小道较多,日军不熟悉地形,这些山路、小道便成为游击队秘密行动的最佳选择。5日晚,八路军第115师按照罗荣桓的部署开始突围。首先,从留田东南铁山子附近仅有的一公里半的间隙,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下半夜,又从一个2.5公里的间隙中迂回穿插,通过了第二道封锁线。至6日拂晓,部队没费一枪一弹,就迅速隐蔽地通过第三道封锁线,顺利地跳出了日伪军的合围圈,安全转移到了50里外的费县汪沟镇埠山庄村。由于组织严密,行动隐秘,机关和部队随后经高里村再转而向西,也到达了埠山庄,并在这里隐蔽了一个白天。6日晚,罗荣桓率部继续向西,经诸满村安全转至费县黄埠前地区,成功跳出了包围圈。当时随军突围的国际友人、德国记者汉斯·希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撰文称赞这次突围是“无声的战斗”。
留田突围,是罗荣桓提出“翻边战术”的成功实践。结合历次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经验,罗荣桓认为如果仍然局限在根据地之内与敌人周旋,采用老一套的战法来应对,敌人的包围圈会步步紧缩,我军的回旋余地会越来越小,必然陷于被动挨打甚至无处立足的地步。为此,罗荣桓逐步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广泛采用了“敌人打到我这边来,我就打到敌人那边去”的“翻边战术”。即把主力部队部署在与敌人接近的边缘地带,当敌人“扫荡”时,主力部队不是在根据地内与敌周旋,而是趁包围圈尚未紧缩时,及时选择敌之弱点,打入敌后方,迫敌回援,使敌人前进的“扫荡”变为向后的收缩。毛泽东在谈到山东抗战时曾这样评价:“敌人蚕食了,是面向根据地,还是背向根据地?罗荣桓的‘翻边战术’不是战术,是战略。他掌握山东局面后,敌人越‘蚕食’,根据地越扩大。”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