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苏省宝应县东北20公里左右的曹甸镇有一座巍巍耸立的纪念碑,碑上有苏中公学老校长、上海市委书记处原书记夏征农亲笔题写的“苏中公学纪念碑”七个铜质镶制大字,塔顶装饰着当年苏中公学的校徽。纪念碑左右两侧附碑分别镌刻着苏中公学简介和书籍、枪支等图案。
苏中公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中抗日根据地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干部学校。1944年2月,为进一步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抗战救国人才,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在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的基础上,创建苏中公学。当时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进一步明朗,中国的全面抗战也转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军民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同时,新四军在苏中、苏北地区多次进行反攻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抗日根据地,为创办学校、培养干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后方。
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对创办苏中公学十分重视,学校筹备之初,由新四军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兼任校长,苏中行政公署主任管文蔚兼任副校长,新四军一师一旅副旅长张藩任专职副校长、校委会书记,夏征农任教育长。1944年2月12日,苏中区党委机关报《苏中报》对苏中公学的筹备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并指出苏中公学创办的重要意义:“第一是为了培养抗战建国专门人才;第二是为了创造教育经验,以为改造各地学校教育之参考;第三又是为了救济失业失学青年,谋取青年出路……”《苏中报》上刊登的招生简章显示,苏中公学设军事系、政治系、文化系等,学费、住宿费及伙食费皆免,课程教育时间为一年,分为三个学期。苏中公学的招生消息一经传出,一大批有志报国青年陆续从上海、杭州、无锡、苏州、南通等地,或从其他根据地和边远城镇农村前来报考。学校的师资大多数来自抗大九分校,为苏中公学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4年6月1日,苏中公学在校部驻地金吾庄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粟裕在开学典礼上讲话指出,我们就是要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通过学习革命理论,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在革命的大熔炉里改造成为革命的军政干部。苏中公学沿用抗大的校训和校歌。苏中公学的生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县区选送的干部;二是通过招生简章招收的社会青年;三是沦陷区输送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等。苏中公学成立后,犹如一面大旗,把黄海之滨、大江南北的优秀儿女集结到这里,通过教育和培养,使他们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
苏中公学开办之初,正值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根据苏中区党委的决定,苏中公学第一、二期主要进行整风教育。在教学中,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通过学习中国革命史并结合当时的具体形势,使大家对抗日战争的性质和任务有清楚的认识,政治上和思想上进一步明确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中国才有光明前途。粟裕在主管军队并兼任校长期间,始终贯彻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育宗旨,关心学校教学动态,曾几次从前线回来到学校指导工作,苏中其他党政军领导也经常到学校来作报告。学校还十分重视军事训练,从打背包、整理内务到刺杀、投弹、射击等军事技能的训练,事事严格要求,大家逐步克服了自由散漫的习气,养成了团结紧张的战斗作风和观念。此外,1945年,在收复宝应、兴化等县城的战斗中,苏中公学组织学生进行战地服务和支前活动,在革命实践中,苏中公学的师生经受了考验,磨炼了意志,得到了成长。
苏中公学当时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没有固定的校址和课堂,没有任何教学设备,一边战斗,一边学习。上课、听报告都是露天席地而坐,背包当板凳,膝盖当桌子,操场当课堂。大家吃杂谷、穿粗衣、睡地铺,洗脸刷牙是河里的黄泥水。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学校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学员们利用课余时间在房前屋后、河岸沟边开荒种菜、喂猪、养鸭、捕鱼等,学校还先后开办鞋厂、碾米厂、榨油厂等以解决急需,在战争条件下起到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作用。物质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学员们精神面貌和斗志依然昂扬向上。大家唱着《新四军军歌》《你是灯塔》等这些明快激昂的歌曲,边学习边参加革命活动,充满团结奋进的乐观精神。苏中公学的文艺活动也非常活跃,演出的话剧《雾重庆》《前线》,秧歌剧《刘桂英是朵大红花》都很有影响,各队在课余做游戏、学唱歌、扭秧歌舞,人人参加。一位亲历者这样深情回忆:“解放区就是一所大学,苏中公学就是知识青年人生启蒙的母亲。这里,没有教室,没有图书馆,总之没有校舍;但是,这里有老师,有阳光雨露,有年轻人需要的一切养料。”
1946年5月,苏中公学与雪枫大学、苏浙军区随营学校合并,组成华中雪枫大学,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苏中公学办学历时两年,共举办5期,为军队和地方培养输送了4000多名干部,有力推动了苏中根据地的各项建设。这些干部在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编:赵珊)